企業是最活躍的創新力量,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就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作出部署,進一步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
補齊短板做強弱項
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遠遠望去,一個穿著白色“鎧甲”的設備傲然屹立,這是中國電科參與研制的我國首個應用于農業領域的多頻段全極化探蟲雷達。集諸多先進技術于一身的它,可實現對有害昆蟲振翅頻率、體長、體重、雷達散射截面、頭部朝向的測量,為防范遷飛害蟲威脅糧食安全做好預警。
這僅是近年來企業勇攀科技高峰的一個縮影。首臺自主研制15兆瓦重型燃氣輪機下線、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開始總裝搭載、C919大型客機累計交付7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深入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工作,企業在創新能力、創新水平、創新貢獻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看發明專利。截至2023年底,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401.5萬件,其中,企業有效發明專利占比首次超七成;2023年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首次超50%。
看研發投入。2023年企業研發經費占全國研發經費支出的比重近80%。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從2012年的3.9萬家增至2023年的40多萬家,貢獻了全國企業約70%的研發投入。根據歐盟委員會發布的《2023年歐盟產業研發投入記分牌》,在全球前2500家研發公司中,我國有679家企業進入榜單,成為全球第二大研發國家。
“與過去相比,現在我們的很多企業不僅擁有一批高科技人才和一流的設備,技術水平也大幅提升,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這為推動企業真正成為科技創新決策、研發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夯實了根基。”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表示。
也要看到,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新發展階段的要求相比,我國企業整體創新能力仍相對薄弱,企業科技創新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技術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全球創新中心總干事、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分析研究會副理事長趙剛說,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決定》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對于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推動基礎規律研究
本世紀初制定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支持鼓勵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此次《決定》明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從“技術創新主體”到“科技創新主體”,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表明企業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使命、任務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企業應成為科學發現的主體,在基礎研究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趙剛表示,當前我國一些關鍵核心技術被“卡脖子”,根本原因在于源頭和底層的科學原理沒有搞清楚,基礎研究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薄弱。從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基礎研究不僅是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事務,企業也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谷歌、微軟等企業就在基礎研究領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成果中,也有一部分來自企業。
對此,褚君浩亦深有感觸。在他看來,科技創新包含3個層次,如果將基礎研究視為“從0到1”的突破,那么科技成果轉化可以看成是“從1到10”的過程,產業化運作則是“從10到100”的過程。目前,我國許多企業處在“從10到100”的階段,其研發投入主要集中在提升新產品的性能、降低成本、擴展功能等創新鏈的后端,像華為這樣愿意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資金從事基礎研究的企業相對較少。“現階段推動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就是要引導企業向創新鏈前端發力。”褚君浩說。
專家表示,《決定》深化了對創新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好扶持企業深耕科技創新,部署了相關改革措施,將激勵更多企業深入推進科技創新特別是產業技術背后的基礎規律性的研究。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決定》提出,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主動牽頭或參與國家科技攻關任務。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
“企業活躍在經濟主戰場最前沿,是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創造者,同時也是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者。”趙剛說,科技領軍型企業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主力軍,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要依托我國廣闊市場空間和豐富場景優勢,培育更多高水平的科技領軍企業;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其“龍頭”牽引作用,面向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開放其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輻射引領帶動更多中小企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現代科技創新是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高效協同的綜合體系。“基礎研究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應用目標驅動,一種是興趣驅動,高校科研院所是基礎研究的主要力量,其研究大多屬于后者,但由于評價體系等方面的原因,容易與市場需求脫節,從而導致很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閣。”褚君浩認為,現階段企業要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需要與在創新前端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強合作,打造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未來,要進一步強化企業作為“出題人”“答題人”和“閱卷人”的地位,推動更多科研任務由企業提出、讓更多企業成為研發主體,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貢獻。
“下一步,科技部會進一步加大對企業成為科技創新主體的支持。”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科技部將從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等四方面著力,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經濟日報記者 沈 慧)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