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文旅國企賦能城市進階觀察
農歷二月,恰逢傳統節日花朝節,位于西安大雁塔腳下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里,十二位“花神”蓮步輕搖,伴著絲竹聲聲,在游客的圍觀下盛裝出場,“錦衣霓裳·游長安”主題活動還原古時踏青賞花風俗。如古人“賞紅護花”一般,街區向游客發放紅色綢帶,邀請游客把綢帶系在樹枝上,表達對花朵和春日的贊美。花朝市集上,游客做花簪、畫花扇、品花饌果,感受唐風新韻。
悠久的歷史賦予了西安獨特的文化氣質,也成為這座古城獨有的歷史文化資源。近年來,陜西國有文化旅游企業以創新驅動構建新場景、推出新業態,將歷史文化資源轉換為城市核心競爭力。
IP主題街區“火”出圈
伴隨著鼓聲陣陣、彩旗招展,步入位于西安大雁塔腳下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大門,仿佛回到了唐長安城。
一進門,巨大的日晷記錄著被遺忘的時光。一座長安城里坊沙盤模型讓白居易詩中的“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有了具體意象。上元安康踏歌臺上,“霓裳羽衣舞”舞姿婆娑,一展唐代宮廷華貴。沿樓梯向下,一片市井街巷映入眼簾,彩燈之下,小吃攤、酒肆、茶鋪、游宴臺等鱗次櫛比,雜技、舞蹈、舞龍舞獅輪番上演,穿著唐裝漢服的游人穿梭其間。
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由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陜文投集團”)建設運營,在曼蒂廣場2.4萬平方米的商業空間里,注入知名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IP和唐朝市井生活文化,用仿唐建筑空間、唐風市井體驗、唐樂歌舞表演、主題沉浸互動和文化社交休閑等方式,讓游客所見所聞、所玩所樂,盡是唐風唐韻。
這種沉浸式旅游體驗,吸引了眾多游客。2022年4月30日開業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在疫情限流的情況下,運營僅150天時,接待游客就超過100萬人次,實現經營收入8000多萬元。“長安十二時辰+大唐不夜城”全唐文化全景展示創新實踐從全國70多個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獲評“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最佳創新成果”。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李瑛說,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結合影視IP打造出沉浸式唐朝時空,在深入挖掘唐文化基礎上,營造出“新、奇、美”的消費場景,契合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讓文化熏陶帶動文化消費。
她的總結,正體現了陜文投打造長安十二時辰的思路。陜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勇說,陜文投一直在挖掘歷史文化的當代價值,探索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順應文化旅游消費提質升級趨勢,集團選擇在比鄰大雁塔、大唐不夜城等唐文化旅游景區的曼蒂廣場里,打造“唐風市井文化生活體驗區”,在小體量空間承載人們對盛唐長安“人間煙火氣”的向往,與大雁塔和大唐不夜城的皇家氣象在主題上保持一致,在呈現方式和旅游產品上形成差異互補。
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區(無人機照片)。記者 劉瀟 攝
?
2019年項目啟動時,一部故事背景發生在唐長安城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正火爆全網。熱門電視劇IP遇到沉浸式唐文化景區創意,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出品方娛躍文化和陜文投集團一拍即合。在電視劇原班影視制景團隊的打造下,劇中靖安司、上元安康踏歌臺、花萼相輝樓等場景和長安的通善坊、安仁坊等坊市街巷在街區中再現。
“為了讓街區場景內容趨近真實,團隊對唐風唐俗進行了梳理,形成了唐食、唐飾、唐樂、唐俗、唐禮、唐舞等十幾類內容,并用生活化、年輕化的方式予以展示。演員不再是舞臺上的演員,游客不再是座位上的觀眾,凡是走進街區的人都是大唐盛世的普通人,共同品味唐朝的眾生百相。”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運營管理公司陜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鄒林豐說。
游客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花朝節活動中體驗“賞紅護花”。資料照片
受街區氛圍感染,游客紛紛換上唐服、畫上唐妝,融入其中。在街區中,品嘗唐食小吃,體驗非遺,玩投壺、曲水流觴,也就不只是文旅消費,而是作為古人在生活。
在長安十二時辰項目誕生前,作為文化商業綜合體的曼蒂廣場盡管擁有區位優勢,但營業狀況不溫不火。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不但帶火了曼蒂廣場,還吸引了西安永興坊文化產業集團、西安演藝集團、相聲社團青曲社等多家企業加盟,負責餐飲管理、演藝表演等內容,帶動文旅產業鏈發展,實現共贏。
實景演藝“叫好又叫座”
雪映驪山,華清煥彩。舞臺上,演員沐“雪”起舞,光影和火焰特效照亮夜空,大型實景歷史舞劇冰火《長恨歌》在西安臨潼華清宮落幕。自去年12月初冰火《長恨歌》開演以來,整個演出季共演出130余場,累計接待游客超32萬人次,帶火了當地原本冷清的冬季夜游。
臨潼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擁有兵馬俑、華清宮、驪山等眾多西安地標性旅游目的地。各家文旅單位和企業長期創新實踐,探索在鍛造歷史文化新價值、打造文旅產業新高地上實現破題。
早在2006年,陜西旅游集團就在華清宮推出了我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根據白居易筆下的《長恨歌》改編,以驪山、宮殿為背景,湖面、亭臺為舞臺,聲光電技術和實景山水相互融合,讓霓裳羽衣再度翩翩起舞。
開演17年來,《長恨歌》累計演出突破4000場,接待觀眾超900萬人次。以《長恨歌》管理和服務為藍本編制的實景演出服務規范標準,在2016年被確定為國家標準頒布實施,其“旅游為體、文化為魂、標準為矛、專利為盾”的模式,也已成為文旅融合典范。
為探索實景演藝行業發展新路徑,實現我國北方冬季實景演藝“零的突破”,陜旅集團華清宮景區在2021年12月3日推出冰火《長恨歌》,對舞劇藝術形式和舞臺藝術裝置進行了一次全面升級,借助現代科技和藝術表現手段,營造出霜雪鋪陳、寒冰倒掛的冬季景象,讓觀眾感受唐宮冬日浪漫。
冰火《長恨歌》的誕生,將原來3月至11月的演出季延長至全年。今年元旦假期到春節假期,演出現場座無虛席,并從大年初三開始一天演出三場,每日接待游客近萬人次,激發出冬季旅游市場潛力,促進文旅消費復蘇。
江蘇網民“一只林姑娘”過年期間來西安旅游,被這座城市的煙火氣息溫暖,離開前她把一束花送給西安,并發布視頻稱感謝西安帶給她的溫暖。視頻中,她提到沒能看到冰火《長恨歌》的遺憾。華清宮景區迅速聯系到“林姑娘”,向她發出邀請。
“《長恨歌》常演常新,因為我們經常對其進行提升調整,2023版《長恨歌》將于3月15日開演。”陜西華清宮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姚新垣說,作為國有企業,華清宮始終積極探索文化與旅游融合路徑,對傳統景區升級改造,豐富游客體驗。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陜西旅游集團旗下景區和相關企業累計接待游客200.42萬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102.47%,同比2019年增長19.27%,總營收同比2022年增長206.71%。
旅游企業提檔升級的同時,文化企業也在加速跨界融合。
2017年,西安演藝集團旗下的西安兒童藝術劇院開始為曲江海洋館量身打造駐場演出《哪吒》,目前已累計演出760余場,累計觀演人數近70萬,成為曲江海洋館的招牌節目。隨后,西安兒童藝術劇院挖掘陜西豐富的文物資源,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陜西歷史博物館合作,推出了兒童劇《我們是秦俑》,讓兵馬俑、鎏金走龍、唐三彩仕女俑、唐三彩跪姿駱駝俑等文物“活”起來講故事,激活少年兒童對歷史文化的親近感和好奇心。
近年來,西安演藝集團旗下院團已與“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易俗社文化街區、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等文旅景區合作,用演藝創新展示文化內涵、豐富景區業態,實現文化和旅游產業共贏。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張燕說,我國已進入文旅深度融合的階段,旅游演藝和沉浸式旅游等新業態,迎合了游客從看景觀到看文化、從走馬觀花到深度體驗的需求變化,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沉浸式產業“錢”景可期
從推出實景山水舞劇《長恨歌》成為業界標桿,到升級冰火《長恨歌》變冬季“冷資源”為“熱經濟”,再到打造沉浸式景區的新業態,陜西文旅國企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止。如今,中國式現代化全面起航,政策利好與消費市場回暖給旅游業奠定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實景歷史舞劇冰火《長恨歌》演出現場。新華社發(鄒競一 攝)
2022年底,西安市文旅局提出推出新產品、壯大新業態、打造新場景、叫響新推介、做精新文創、做實新消費的“六個新”方案,將在今年進一步發展沉浸式文旅體驗,引導各類文旅場所培育新業態,增強文旅消費科技感、時尚感和吸引力,并采用科技化、時尚化、年輕化的展示和表達方式,集中力量推出一批彰顯中國特色、代表西安形象、滿足市場需求的文旅新IP,持續為西安城市形象、文旅IP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陜西出臺了打造萬億級文化旅游產業實施意見,提出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推動市場主體提質增效、促進融合發展、豐富文化旅游產品供給、發展數字文化旅游產業等具體任務,力爭到2025年,文化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現代文化旅游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產業總收入突破1萬億元,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10%,年接待國內外游客突破9億人次,建成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國際文化旅游中心,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融合大唐樂舞和西安鼓樂的舞臺劇《鼓》。記者 劉瀟 攝
王勇表示,陜文投集團成立十四年來,逐步構建起了文旅產業發展的產業鏈和生態圈,將繼續爭當文旅產業創新的先鋒,成為陜西萬億級文旅產業的強大引擎。
由陜文投集團旗下陜西云創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的陜西智慧旅游平臺建設項目被列入陜西省萬億級文旅產業重點項目(二期)。該公司研發運營的“游陜西”智慧服務平臺自2020年10月上線以來,配合陜西文旅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為陜西文旅系統提供客流監測、輿情監控、滿意度分析和景區運行監測等服務。為游客提供便捷體驗的“游陜西”App用戶數突破百萬人次,票務收入超2.1億元,服務游客超350萬人次。
“未來,公司將繼續積極發揮科技優勢,豐富旅游產品、創新消費方式,為激活陜西文旅市場提供科技及運營支持,加速產業復蘇,助力陜西省打造萬億級文化和旅游產業。”陜西云創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巖說。
包括陜西智慧旅游平臺在內,陜文投集團主投或參與的27個項目入選陜西省萬億級文化旅游產業項目,涉及文化園區開發、文化景區建設、文創藝術等多個文化產業領域。
其中,作為陜西文化藝術博物院項目重要組成部分的秦文化演藝館,建成后將常態上演大型秦文化沉浸主題演藝《大秦》。與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不同,《大秦》演藝將在貫穿式多空間劇場里,用采用實時舞臺跟蹤系統和360度舞臺銀幕等科技場景和多媒體技術重新定義觀眾與演出的關系。
在國有企業引領下,陜西文化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行業種類不斷增多,新業態發展邁上新臺階。據陜西省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省1674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克服疫情等多因素影響,實現營業收入1169.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高于全國2.0個百分點,向好態勢明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