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跑出“加速度”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在北京、上海等6個城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
近年來,北京市加速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滾動升級多版營商環境改革政策,在減量發展的背景下,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在“放”“管”“服”三方面取得惠企惠民新成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聚焦制度創新 簡政放權“放”出活力
“當我接到電話,得知‘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獎勵資金已撥付到公司賬戶時,還有點不敢相信。”無需提交材料,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扶持資金,這讓北京銳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魯翠十分驚喜。
2021年以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針對企業反映較為集中的政策兌現問題,通過信息共享、大數據應用進行流程再造,在政策兌現綜合服務平臺推出“免申即享”服務新模式,實現了由“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變主動申報為智能匹配。
北京銳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免申即享”的受益者。目前,“免申即享”服務已試點完成“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發展資金獎勵、企業上市獎勵2個政策事項,兌現周期縮短80%。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北京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堅持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滾動出臺優化營商環境1.0到5.0共5版改革政策,力爭“放出活力、放出創造力”。
統計顯示,目前北京市審批事項已精簡51%,市級行政許可事項平均跑動次數從1.5次壓減至0.1次以下,辦理時限壓減71%,清理規范中介服務事項300項,北京市設置的辦事證明全部取消,345項審批事項改為告知承諾事項。
激活數字經濟 放管結合“管”出公平
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一體監管制度、3批22個金融科技應用納入“沙盒監管”試點……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北京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推進全過程公正監管,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實現“管出公平、管出質量”。
“真沒想到提交資料后,這么快就拿到了施工許可證。”北京亦盛精密半導體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楊琳感慨地表示,2020年底,公司的一個項目在土地摘牌后的第三天,就拿到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實現了“拿地即可開工”。
如今,以這種速度開工建設的項目在北京越來越多。2020年底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北京市首個產業用地改革的試點地區,將原本多個獨立環節打通,通過“政府定標準、企業作承諾、過程強監管、信用有獎懲”的新型管理模式,實現產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鏈、土地利用全過程監管鏈。
除此以外,今年以來北京還大力推進首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技術“長安鏈”在政務服務領域應用。
“長安鏈”發起單位之一,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任常銳說,目前這套體系正在支撐著北京市的日常防疫。例如,以此建立的進口食品追溯體系,在實現可追溯的同時,也確保了供應鏈上經營者的數據安全隱私。“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配套的營商環境保駕護航,既要讓數據使用起來又要保障數據所有者的權益。”他說。
滿足各類需求 優化服務“服”出便利
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北京全面實行“不見面審批”,目前已有1800余個事項實現全程網辦,公積金、社保等1000余個事項掌上可辦。
來自北京市海淀區的曠視科技副總裁蔣燕說,過去申報營業執照、領用發票都需要多次奔波,但自從北京市“E窗通”系統搭建完成后,企業登記就進入了“1時代”,申報營業執照、刻制公章、領用發票等工作在網上就可實現“一次”填報,會計制度、經營項目類別和財務信息等涉稅信息可實現“一表”申請。
在提升服務能力的過程中,北京還大力推進“接訴即辦”,以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主渠道,受理企業、群眾來電滿意率達到92%,以企業和百姓需求為導向,“服出便利、服出效率”。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市已初步形成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下一步將重點圍繞商事制度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招標投標、監管執法、知識產權、數字經濟等10大領域創新突破,力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記者 郭宇靖 北京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