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版方案迭代推出1034項改革舉措 探索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北京經驗”
北京市營商環境實現全面“領跑”
6月14日,永祥家和(北京)商貿有限公司第六分店負責人尉先生在房山區政務服務中心僅用一天時間就領取了《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全市首次實現“市場主體登記與衛生行政許可”聯辦;同日,走進全國首個以“智能終端自助辦理”服務模式為主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一層大廳內布設的43臺智能自助終端,可實現市、區兩級共3034項事項的智能自助辦理……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發改委了解到,5年來,北京市先后出臺優化營商環境率先行動改革實施方案、三年行動計劃和1.0-5.0營商環境系列改革政策, 5版方案迭代推出1034項改革舉措,集中力量破解企業關鍵難點問題。北京營商環境改革實現了從跟跑摸索到領先示范的轉變,在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北京市綜合排名連續三年成績優異,并探索出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北京經驗”。
“簡”出新速度
最快10分鐘完成執照申領
“上午10點29分,我在電腦上簽下了最后確認的姓名,通過北京市企業服務‘e窗通’平臺提交了營業執照登記申請。44分鐘后,11點13分,我收到了已核準信息,公司電子營業執照到手了。2個小時內,紙質版營業執照和免費刻好的公章被我打包領走。”提起2021年9月公司開辦的全過程,抖農鄉播播(北京)互聯網平臺有限公司負責人康寧連連說著“不可思議”。因為2017年開辦這樣一家公司從申請到領照至少需要24天。
新速度是如何“簡”出的?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在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進程中,在“簡”字上做文章,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行政審批環節多、時間長、成本高等問題,大刀闊斧再造審批流程,5年來在企業開辦、辦理建筑許可、 獲得電力、不動產登記、跨境貿易、納稅等領域共壓減審批環節42個、壓縮審批時間656天。
新設企業的開辦體現著一個城市的經濟活力。本市在企業開辦改革中,通過“合并辦”“網上辦”“承諾辦”以及試點“證照聯辦”“一業一證”改革等舉措為企業進入市場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2019年2月,新版北京企業登記“e窗通”平臺正式上線,這一次的提效升級,申請營業執照、刻制公章、領用發票及“五險一金”用工信息采集、銀行預約開戶等企業開辦事項全部納入“e窗通”平臺,企業開辦實現只需1個環節、1天即可全部辦結,北京的企業開辦在全國率先進入“1”時代;2020年起在全市范圍內推廣的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使審批效率再提高60%,最快可在10分鐘內完成營業執照申領。截至目前,本市已累計采取告知承諾方式辦理的登記達到167萬件。寬松便利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據了解,今年1至4月,本市新設市場主體達到9.04萬戶,同比增長14.85%。
除了企業開辦,本市在投資建設領域,針對審批手續多、時間長的問題大膽探索,全面再造流程,探索建立了基于風險的分級分類審批模式,按照無風險項目“非禁免批”,低風險項目“簡化審批”,一般風險項目“告知承諾”,高風險項目“嚴格審批”的4類方式推進相應改革。超2500個社會投資低風險項目通過“一站通”網上平臺辦理,企業僅需“一表受理”、質量檢查、竣工驗收、不動產登記4個環節即可辦結,全流程辦理時間由2017年的208天壓縮至14天。構建起“多規合一”“多審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的高效審批模式,14個審批部門的224項審批服務事項壓減一半以上等。
“改”出加速度
讓企業群眾依規辦事不求人
“在我們智能自助終端上辦理的服務事項和市里同質同標,辦事人可以放心辦。”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蘇燕說。近年來,本市為企業群眾提供了態度上暖心、渠道上集成、方式上便利、技術上智能的多種優質政務服務,用制度和技術的辦法讓企業群眾依規辦事不求人。
“辦事不求人”靠什么?靠政務服務的標準化建設和政務服務理念的改變。據介紹,近年來,本市全面構建起了以標準化為基礎的政務服務制度,清除兜底條款9000余項,規范要件3.7萬余項,推進辦事指南、服務流程、服務平臺和監督評價標準化,進一步明確統一編制公布辦事指南,詳細規范了26個重點要素,從咨詢、預約、受理、審查、告知、送達等各環節明確了時限、標準、方式、場所渠道、責任部門等規范,在全市范圍內實現同一事項同等條件無差別辦理。全面推進延時服務制度,建立健全“好差評”評價、反饋、整改、監督機制等。
北青報記者從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本市全面實施的“一門、一網、一窗、一次”改革,讓1000余項民生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理,政務服務環境更加便捷高效。本市各級各類政務大廳是企業群眾集中辦理行政審批、行政服務事項的核心場所,其辦事效率的高低直接體現著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落地顯效。為解決企業群眾辦事“多頭跑”“來回跑”的問題,2015年,本市建立了市級政務服務大廳,大力壓減各部門專業審批大廳,目前已實現市級56個部門、96%的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市級政務服務大廳,實現了從“跑部門”向“跑政府”的轉變。
“辦”好一件事
不見面審批漸成常態
建成覆蓋市、區、鄉街、村居四級的網上政務服務大廳,64個市級審批部門和16區全部上線,除涉密等特殊情況外,全部事項實現網上可辦,公積金、社保等1000余項事項掌上可辦,“不見面審批”漸成常態。像是留抵退稅申請現在已經是線上審核,北京養生堂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表示在電子稅務局完成增值稅申報后,系統會對是否符合留抵退稅條件進行自動校驗;各項條件均符合之后,系統就會自動跳轉至退稅申請界面;填報退稅申請表時,系統會自動根據登記及申報情況將相關信息預填在表格當中,企業只需簡單地核對信息,確認無誤就可以提交申請了。在這個過程中,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通過“在線導辦”模塊直接連線東城區稅務局的專業答疑團隊幫忙解決。
更值得關注的是,圍繞“辦好一件事”,避免企業群眾重復取號、排隊,奔波于不同窗口,本市還全面實施了“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的綜合窗口工作模式,取消過去的部門擺攤設窗,實現所有事項均可在任一窗口辦理,目前共設立市、區兩級政務大廳綜合窗口1168個,工作人員超5500人。 本組文并攝/本報記者 王薇
探訪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
智能終端實現“全程自助網辦”
2021年9月13日投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坐落在原北人集團北京鍛壓機床廠老廠房園區內,高智能成為服務中心最大的特色。走進服務中心一層大廳里,傳統的“大綜窗”不見了,一排排寬大的白色智能自助終端靜候著每一位辦事人。智能自助終端不是簡單的電腦,截至今年6月15日,它可以實現3034項服務事項的智能自助辦理,其中市級事項1652項,區級事項1382項。文件拍照、掃描身份證、二維碼、打印材料、遠程視頻助辦都可以在終端上一體完成。
“智能自助是我們的最大特色,這里的自助設備已經超過了二樓綜合窗口的數量。”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負責人蘇燕說。蘇燕介紹,作為全國首個以“智能終端自助辦理”服務模式為主的省級綜合性政務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運行9個月來,已接待辦事群眾46000余人,完成市、區兩級事項審批16277件,完成出證服務13500件,辦事服務滿意度達到100%。
據了解,服務中心的智能化和本市全流程網辦的逐步推進密不可分。在服務中心,通州區交通局率先實現了全部事項的電子辦理,取消了綜合窗口的服務,辦事人不需要帶紙質材料,只需要通過拍照上傳的方式提交,直接連線后臺,就可完成全部服務事項的辦理。通州區交通局工作人員潘磊向北青報記者介紹,辦事人來到中心,可以在終端上看到交通局所有的辦理事項,如:市民想要修改小客車申請的賬號密碼,他只需通過機器提示發起會審,用高拍儀器拍攝身份證,中心后臺的工作人員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就能核實辦事人身份和材料,進行修改事項的辦理。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47個通州區級部門事項進駐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進駐單位達到37家。除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外,智能自助終端還走進了副中心的19個街鄉鎮。蘇燕透露,接下來,智能自助終端還將走進副中心的社區,讓辦事人可以在家門口實現服務事項同質同標的就近辦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