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創宏遠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杰博士(右)正在做鋰電正極材料研發實驗。(資料照片)
地處秦巴山區的陜西省安康市,有著“秦巴明珠”之稱。受困于區位、交通、經濟發展等條件限制,安康人才吸引力和聚集力不強。如何沖破人才缺乏瓶頸、激活人才“動力引擎”,推動安康高質量發展,是一道擺在安康面前的現實課題。
近年來,安康市深入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堅持“不求所有,但為所用”柔性引才模式,建立聚才引智精準對接機制,積極探索出了一條“以人才推動項目落地、助力產業發展、幫助企業做優做強”之路,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為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人才與項目“精準對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安康的人才服務感動了我!我的項目在安康得到了高新區前所未有的支持,他們不僅僅付出了資金和物質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他們付出了更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上的‘保姆式’服務。而且,安康有著開放包容的氣度,環境優美、宜居宜業,這些都深深打動了我,也讓我愛上了安康,也就毅然選擇了安康。”
這是去年12月中旬在西安舉行的“智匯安康·引領發展”——“雙百”人才項目洽談會上,作為人才引進代表趙杰的發言致辭。
2018年,安康高新區按照人才精準對接項目模式,一體化引進了趙杰博士及其團隊,并在安康高新區創辦了博創宏遠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正極材料及原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走進該公司廠區內,灰白色的磷酸鐵粉末被包裝好后整齊堆放在庫房中,廠區內還有一套污水處理設備。趙杰說,2018年8月,公司投資建設的西北地區首個鋰電關鍵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發展成為占地140畝、總投資7.5億元的項目。現在該公司已建成了生產磷酸鐵的一期工程,能生產磷酸鐵鋰的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目前磷酸鐵鋰電池占新能源車電池市場份額的80%左右,發展前景廣闊。”
趙杰團隊是安康以人才與項目“精準對接”、以項目建設為地方經濟發展的“硬核”支撐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安康圍繞全市“十四五”規劃項目、在建重大項目、縣域重點項目發展需要,依托中國農科院、西安交通大學等30余所科研院所戰略合作單位,市外幫扶高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校地共建高校人才資源,通過組建人才對接小分隊進院校、舉辦人才對接專場、點對點拜訪等活動,為項目單位和高端人才接線搭橋,“有的放矢”引進人才,將人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力。
項目快速落地發展的背后,其實是安康營商環境的“晴雨表”。誠意滿滿、潛力無限的安康,積極構建“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從項目申報、戶籍遷入、人才住房、親屬就業等關鍵小事,到科研創新、專利申報、成果轉化、市場拓展等發展大事,安康市結合放管服改革,以“最多跑一次”為目標,開辟人才服務“綠色通道”,設立人才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窗口,打通服務人才的“最后一公里”,讓人才落地無憂,安心放心全心獻智慧、做研究、謀發展,打造了“營商環境最安康”品牌。
實踐證明,不拘一格降人才,凝聚了發展強動力。在重大項目建設引領帶動下,“十三五”末,安康市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大關,由2015年的742.36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088.78億元,市財政總收入也跨越百億元關口。
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為產業升級發展提供“新引擎”
在安康市嵐皋縣南宮山鎮宏大村,占地2650多畝的獼猴桃園區吸引了不少客商前來考察。
“2015年前,這里還是一片野生獼猴桃的荒坡地。能看到的這片土地,以往主要種植的是水稻、玉米,部分甚至拋荒。”宏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天文介紹,經過五年多發展,建成的園區已經進入果品銷售階段,產品賣到了北京、上海、廣州、常州等地,果品品質深受客戶認可。
這得益于嵐皋縣將人才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自2016年起,嵐皋縣南宮山等鄉鎮開始大面積種植獼猴桃,將獼猴桃列為主導產業。產業發展初期,以宏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獼猴桃生產企業就加大對高端人才的引進,聘請陜西省“三秦學者”獼猴桃首席專家、中國獼猴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雷玉山為嵐皋縣獼猴桃產業科技顧問。
在雷玉山指導下,嵐皋縣科學制定了獼猴桃產業發展規劃,合理確定了產業布局和規模,建設了南宮山、四季、城關等7個獼猴桃產業重點鎮、43個重點村,規范化栽植22000畝,改造野生獼猴桃13000畝。
如今在嵐皋,提起獼猴桃,大家都將其稱為“致富果”。據統計,2020年,嵐皋全縣產果量超300噸,產值300萬元,銷售收入達600余萬元。僅宏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帶動農戶174戶、548人,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實踐證明,人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產業發展升級提供了新引擎。近五年,安康堅持走“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高質量發展道路,圍繞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等六大支柱產業,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以及生態友好型產業發展需求,先后出臺高層次緊缺特殊人才引進、柔性引才、域外人才選調、優秀企業管理人才遴選、支持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等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20余項,大力實施“一業一站”計劃,建成院士工作站9家、市級專家工作站51家,基本實現了重點產業全覆蓋。安康圍繞主導產業發展,組織實施中省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33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274項,取得科技成果127項。
人才與企業“聯姻”:助力企業做優做強
“企業想要發展,人才是第一動力。”一路走來,位于安康市石泉縣城關鎮的安康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對人才清晰定位,將引才用才作為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從2018年6月投產之初年產1200萬袋速凍料理包到現在年產7000萬袋,從年產值3000萬元到現在年產值5500萬元……如果要佐證“人才”對企業的助力作用,這一組數據無疑是有力的證明。
投產后,該公司一直關注和重視對接高端人才技術。2019年5月,公司聘請了陜西師范大學食品工程與營養科學學院田呈瑞教授團隊,建立了石泉縣速凍食品專家工作站,并通過了縣級評估驗收。每年投入300余萬元開展科研工作,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起初,回鍋肉料理包里的配菜青椒,通過速凍,顏色由青色變為了黃色,退貨率高達100%。”記者在該公司了解到,為解決這一難題,專家團隊經過反復試驗研究,升級了速凍技術,將速凍時間從4至6個小時縮短到30分鐘,解決了食材變色問題,退貨率降為零,成本也得到了更好控制。在一系列技術支撐下,公司銷售量穩步增長。為了提高原材料產量,團隊重點對紫長茄生產基地管理技術進行了研究,大力推廣紫長茄“再生”嫁接技術,紫長茄單產量由2015年的2500斤提高至8000斤。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料理包行業迎來了新高潮,企業滿負荷運轉,消化以紫茄為主的蔬菜原材料1500萬斤,帶動貧困戶2970人,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
近年來,安康實施“人才興企”計劃,針對企業需求精準對接經營管理人才、高級營銷人才、技術創新人才,連續舉辦人才招聘活動50余場次,為企業招聘人才近萬名;積極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人才政策,先后兌現人才補助資金500余萬元;大力實施“百名優秀企業家培育工程”,先后選派100余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參加能力與學歷提升培訓班,有效提升了企業人才能力素質;建立企業人才聯系點制度,市、縣人才辦分片包干、對口聯系100個重點骨干企業,針對企業面臨的引才難、留才難等問題,積極為其排憂解難;建成企業創新平臺69個,研發平臺50個,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225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7家。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一項項政策舉措,引領人才聚集;一項項成果,激活人才春水。在漢江之濱、在車間工廠、在田間地頭……安康各類人才正在走向舞臺中央,正在把自己的智慧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全市高質量發展集聚了磅礴力量。(記者 薛天 李金紅 安康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