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17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6.2%的受訪者表示周圍有很多人受騙,而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表示有直接或間接遇到過電信詐騙事件。圍繞詐騙場景,上述受訪者普遍表示最常遭遇的新型網絡詐騙手法包括購物和網貸詐騙。無獨有偶,消費信貸平臺還唄的數據統計也顯示,用戶常見的詐騙場景包括購物理賠、快遞丟失、刷單、冒充公檢法和投資交友,以及與貸款相關的詐騙場景等。
近年來,電信詐騙、金融詐騙等各類欺詐行為的日益嚴峻,背后有著復雜的因素,其中就包括互聯網技術應用的日益深化。近日,2月25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296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3.0%。
而在占據我國總人口超7成的“網民”中,有一批用戶屬于“互聯網”世界的“弱勢群體”。上述《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規模達1.19億。這批用戶對于網絡時代的信息辨別能力較差、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低,成為各類詐騙案件高發群體。
日漸多樣化的詐騙手段和場景,對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困擾,更可能威脅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此大背景之下,我國逐漸將反詐騙作為社會民生類工作重點任務,包括成立各地區反詐中心、推出國家級反詐app、大規模組織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宣傳反詐知識……
反詐“國家隊”:利刃出鞘,圍追堵截
上述中國青年報所做的社會調查結果顯示,73.2%的受訪者期待公安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等組織共同重視“反詐騙宣傳”工作,這說明摘除詐騙這顆“毒瘤” 已然成為群眾熱切的呼聲。而實際上,圍繞關系社會民生的反詐工作,黨和國家早已展開相關部署。
眾多周知,用戶接到相關詐騙的背后,源于個人信息的非法使用甚至是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做好全民反詐工作,首先需要在“用戶信息泄漏”層面嚴格約束相關機構或個人。2021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對于個人信息的使用和處理進行了嚴格的法律條款約束,從電信詐騙源頭進行政策的把控。
此外,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套路,監管層面還需要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電信詐騙識別能力和處理效率。基于此,2021年年初,公安部正式推出國家反詐中心APP和宣傳手冊,努力為人民群眾構筑一道防詐反詐的“防火墻”。截至到當年6月份,國家反詐中心APP的全國注冊用戶已超過6500萬,已向用戶發送預警2300萬次,接受群眾舉報涉詐線索65萬條,在防范詐騙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為了提升全民反詐意識,讓詐騙團伙無可乘之機,各地政府單位和社區志愿者還在不斷通過教育宣導等方式,提高廣大網民,特別是老年群體的防詐騙意識。至此,由政策層、技術層、群防聯控層等組成的全民反詐防線正式建立,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反詐工作中的社會參與力量?
反詐作為一項關系社會民生的重大工程,僅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參與。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共同富裕時代命題成為全社會共識,越來越多的機構加入到了反詐工作隊伍當中。?
據了解,近日,朝陽市公安局反詐支隊與支付寶安全中心合作,在支付寶“防騙碼”基礎上聯合研發支付寶APP反詐預警系統,實現通過支付寶APP端向支付寶用戶實時精準推送防詐預警信息,集“反詐預警、精準宣傳、反詐防騙知識學習”于一身。而早在2019年,支付寶就上線了反詐產品“安全守護”。在該產品狀態下,如果識別出用戶交易存在詐騙風險,支付寶會聯系用戶此前設置的“守護人”,進行提醒和勸阻,盡最大可能避免用戶被騙。?
而在2016年3月,騰訊在公安部的指導下就成立了“騰訊反詐騙聯合實驗室”,以期通過技術優勢,建立模型,形成數據庫,以此來遏制詐騙。2021年11月,國家反詐中心與騰訊財付通聯合發布了微信朋友圈公益廣告《反詐風云:誰是臥底?》。依托騰訊龐大的用戶群體,該公益廣告可覆蓋的網友數量數量可達十億級別,傳播范圍更廣、更精準有效。?
而圍繞常見于消費信貸這一敏感行業的欺詐行為,近年來,還唄也在依托背后數禾科技的技術優勢,逐步構建出一套反詐系統模塊。根據還唄相關數據統計,2021年以來,還唄通過貸前、貸中反欺詐策略迭代累計250多次,風險阻斷、新賬戶安全體系相關策略迭代50多次,并新增預警策略板塊,全年累計攔截被電信詐騙客戶約5000名+,為用戶挽回損失金額超5000萬元。
在技術手段保駕護航之外,還唄還在不斷通過教育宣導、開放合作等方式不斷提高用戶的反詐意識。如近期,還唄聯合重慶市反詐騙中心,共同推出系列反詐公益海報并進行了線上化傳播。系列海報通過對詐騙套路和場景的揭露,提高公眾對詐騙的認識,為全民反詐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