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國家醫保局獲悉,此前湖北省牽頭的19省區市聯盟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開標,中選價格平均降幅42.27%。這意味著中成藥不再是集采“禁區”,中成藥全面納入集采或將提速。
據分析,此次19省區市聯盟中成藥集采方案,針對中成藥特點、難點和易引發爭議點,創新性很強,既價格集體去“虛胖”,又避免了“唯低價”是取,回應了行業的合理訴求,有利于中成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成藥不是集采“禁區”
自2018年藥品集采改革以來,尚未有中成藥納入大范圍集中帶量采購。由于無法進行一致性評價以及質量、療效無法簡單判定等多種原因,中成藥難納入集采已成為眾多業內人士的觀點。同時,按照以往化學藥、耗材與生物制劑的集采規則,進入集采的藥品均為非獨家產品,這樣能夠保證其具有充分的競爭性,有降價空間。但由于中醫“一源多流”的學術及文化特色,中成藥分類和命名復雜,配方與工藝稍有變化便成為新的品種,因此獨家產品眾多,這也是中成藥集采的另一大現實困境。
“行業特點的特殊性不是虛高藥價的避風港。”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負責人表示,通過帶量采購,解決藥品購銷鏈條中量價脫鉤、競爭不規范、帶金銷售等問題,這是集采的重要意義之一,也是本次19省區市組成聯盟進行中成藥集采的原因之一。
目前我國有1000多個中成藥獨家品種,競爭并不充分,少數“獨家”甚至是專為規避市場競爭而量身定制。在此背景下,由國家醫保局指導,湖北省醫保局牽頭,聯合河北、山西、內蒙古等組成19省(區、市)中成藥省際聯盟,共同開展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工作。
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價格招采室主任蔣昌松表示,本次集采順利開標標志著集中帶量采購改革拓展到中成藥領域,對于全方位推進集中帶量采購改革具有重大意義。中成藥品類多、用途廣,屬于老百姓常用藥,覆蓋人群廣,使用率高,療程較長。此次通過以量換價,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患者負擔,惠及廣大普通人群。
蔣昌松表示,此次探索中成藥的集采模式,開啟了關鍵性的第一步,為全國中成藥集采工作開展提供了經驗。通過集采降低了企業營銷成本,有利于擠掉藥品流通環節不合理“水分”,凈化市場環境。隨著集采工作不斷深入,有利于推動行業在競爭中提高集中度,促進產業創新升級,對中醫藥行業的規范化發展、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中成藥集采模式做了針對式創新
湖北省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集采工作的重頭戲是制定針對中成藥特點、難點和易引發爭議點的創新性很強的中成藥集采方案。
具體來看,在合并通用名采購方面,由于無法進行一致性評價,此次采購根據中成藥全國銷售金額排名,結合醫療機構實際使用品種,遴選出部分大額品種,遵從中醫藥辨證施治原則,結合現代醫學診療實際,基于臨床實際情況,對功能主治相近的不同名稱藥品進行合并集采,最終確定了17個產品組76種中成藥采購目錄。同時,對同方同名不同劑型的品種進行合并,對同方異名的品種進行合并。
采用綜合評分方法。由于中成藥沒有一致性評價作為支撐,質量體系復雜,直接采用簡單的價格競爭方式容易引起“劣幣淘汰良幣”的爭議。為此,本次集采創造性地采用了綜合評分的方法,價格競爭得分占60%,技術評價得分占40%,技術得分中又涵蓋醫療機構認可度、藥品企業供應能力、企業創新能力、招采信用評價、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
品內競爭和品間競爭相結合破除圍標。本次17個產品組所有A競爭單元(市場份額較大組)入圍企業報價降幅從高到低排序,取降幅排名前70%的企業直接獲得擬中選資格;若末位降幅相同,則一并獲得擬中選資格。降幅排名后30%的企業進入議價環節,接受17個產品組所有A競爭單元入圍企業中位降幅(50%位次的降幅),獲得擬中選資格。這種方法可以使同一組中有較高中選率,同時與其他產品組企業競爭,避免了與同組企業合謀圍標的可能性,是本次集采的重要創新,讓更多企業獲得發展機遇,又確保了競爭性。
此外,日均治療費用最低可中選。不同企業藥價虛高空間差異大,部分企業的產品價格在集采前已經較低,降幅空間不大。如果簡單地按照價格降幅來競爭,這些企業有很大概率出局,容易產生“低價藥反被淘汰”的局面。因此,本次集采對無倒扣分項的同組內日均治療費用最低產品,給予增補中選機會,以保證人民群眾獲得感、企業公平感更強。
去“虛胖”不是拉平企業成本和利潤
對于集采價格這個最讓人關心的問題,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負責人表示,從中標價格來看,個別組內不同中選產品價格差異較大,有的甚至達到10倍,這并不是說集采沒有達到目標。同種藥品間價格差異問題由來已久,成因復雜。價格高的有質量水平和品牌溢價的因素,也有存在虛高空間和成本管控能力弱等因素;價格低的可能體現成本管控能力強和市場策略等因素,也可能是品牌認知度低、療效認可度不足等因素,還有的存在價格過低而不供應等問題。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的目的并不是拉平價格,更不是拉平生產企業的成本和利潤,而是著力去除或減少在企業實際出廠價和終端銷售價間不合理的虛高部分,改善不合理的銷售模式,讓中選產品不需要過度營銷即可獲得不低于原有市場以及更多的銷量,是一個集體去“虛胖”的過程。
上述負責人表示,中選價是企業結合質量、療效、供應、信用等因素報出來的,價格上的差異也正反映了本次中成藥集采沒有“唯低價”是取,回應了行業的合理訴求。下一步,各地還會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采購規則,力爭實現更多元目標的平衡。
集采改革的目的是通過“帶量”理順價格機制,改變醫藥行業的競爭模式,凈化行業環境,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該負責人表示,過去40年,我國醫藥產業發展迅速,“質”和“量”都有很大提升,但是在原有競爭模式下,企業傾向于在終端市場做高數倍價格,形成的虛高價格空間用于通過不規范的手段打開市場,以利益綁定鞏固市場。
“在錯誤的價格形成機制和銷售機制下,真正重視產品質量和療效的企業反而難以快速脫穎而出。各類企業或主動或被動地對不規范行為形成路徑依賴,成為行業久治不愈的頑疾。”上述負責人指出,集中帶量采購就是要通過“招采合一”的辦法,事先明確采購量,從而保證中選企業不需要過度營銷就可實現銷量,破除不合理銷售機制對產業良性發展的阻礙,引導企業把精力集中到藥品質量療效上來。
據分析,從長遠看,集中帶量采購有利于中成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說到具體品種降價幅度上,不應以降幅高低評判結果好壞。企業發展本身有高矮胖瘦之別,價格虛高的程度不一,降價幅度不一也是正常的。總體上看,集中帶量采購相當程度去除了價格“浮腫”,引導企業去掉包袱再出發。(記者 梁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