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海天蠔油內發現疑似生蠔的不明物。海天客服對消費者的疑問回應稱,“還不能判定是生蠔,先要核實情況是不是存在才能解決,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多次致電海天味業品牌中心,但截至發稿,海天方面未給與回應。去年,海天醬油的“添加劑雙標”風波,使得公司股價和業績遭受到頗大打擊。如今,醬油風波才平息不久,公司第二大單品又陷負面輿論,一季度營收利潤雙雙下滑的海天味業該如何走出困局???
對于海天蠔油內發現疑似生蠔一事,網友們持有不同的觀點。有網友大呼“真材實料”、“還有這好事?”,有網友則認為,“注入口都沒生蠔大,肯定是假的。”與此同時,也有網友對食品安全表示擔憂,“不敢再吃了。”根據海天蠔油的包裝顯示,產品配料主要是蠔汁,其中包括蠔、水和食用鹽。此外,包裝上還標明貯存條件,“開封后需要冷藏”。因此,有網友分析認為,“蠔油必須冰箱保存,如果放在室溫下就會長一層類似霉菌的東西。” ?
據了解,海天蠔油的生產工藝流程主要有7個環節,包括原料檢測、原料處理、配料煮制、成品檢驗、產品包裝、產品檢驗和包裝入庫。根據海天味業的財報資料,海天蠔油是繼醬油之后的第二大單品。2022年,海天味業蠔油產品總產量超過86萬噸,銷售超過87萬噸,營收為44.17億元,占比為17%。從成本上看,相比起醬油和調味醬,蠔油的成本占營收的比例最高,2022年毛利率為33.65%,低于醬油的40.29%和調味醬的37.28%。 ???
食品安全向來是食品企業發展中最大的風險之一,一旦產品出現問題,不僅影響到消費者的信心,公司業績、股價等多方面也會受損。事實上,近一年來,海天味業就因為食品安全的相關輿論受到頗大打擊。尤其是2022年的“添加劑雙標”風波。2022年10月,有網友稱,海天味業國外售賣的海天醬油配料表上只有水、大豆、小麥等天然原料,并沒有使用任何添加劑,而在中國售賣的醬油則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質疑海天味業“雙標”。此番言論隨后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海天味業為此幾度發布澄清說明,稱“海天味業所有產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及其標識均符合我國相關標準法規要求。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產品,均銷售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 ?
然而,即便海天味業給出了解釋,但資本市場卻并不買賬。去年10月,海天味業股價大跌近28%。業績表現也大打折扣,去年第四季度,海天味業營收為65.15億元,同比減少7%,凈利潤為15.31億元,同比減少22%。作為中國調味品行業的龍頭,在資本市場,海天味業素有“醬油茅”之稱。2015年,海天味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成為調味品行業首個百億品牌。2020年,海天味業營業收入突破200億元,僅用了5年時間就實現了營收翻倍增長。不過由于深陷負面輿論,2022年,海天味業凈利潤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下滑。報告期內,海天味業營收為256.1億元,同比增長2.42%,歸母凈利潤為61.98億元,同比減少7.09%。 ?
對此,海天味業在年報中坦言,2022年可能是數十年來環境最為復雜的一年,全球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在加劇,公司經營成本高企的周期在延長,再加之讓人措手不及的輿情沖擊余波仍未平等。2023年一季度,海天味業營收、利潤更是雙雙下滑。一季度營收為69.81億元,同比減少3.17%,歸母凈利潤為17.16億元,同比減少6.2%。 ?
隨著調味品滲透率的提高乃至飽和,疊加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調味品行業逐步告別高增速階段。數據顯示,2014年到2020年,我國調味品市場規模從2595億元增至3950億元,年均增長率僅為7.25%。在此背景下,實際上,近5年來,海天味業的業績增長呈現逐步放緩的趨勢,2018年-2022年,海天味業的營收增速分別為16.8%、16.22%、15.13%、9.71%和2.42%,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3.6%、22.64%、19.61%、4.18%和-7.09%。 ?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和2020年,全球最大指數公司之一MSCI Inc.(明晟公司)對海天味業的ESG評級評級為CCC級,即最低等級,經過公司調整和完善后,近3年均上升至B級水平,但也僅是ESG等級中倒數第二低的級別。MSCI認為,在“營養與健康機遇”、“食品安全”、“用水壓力”和“原材料采購”這四個方面,海天在MSCI評級的81家食品行業企業中處于落后的水平。2023年,海天味業定下營收281.7億元、歸母凈利潤68.2億元的經營目標,同比增幅約為10%。在行業增速放緩,消費端不時出現負面輿論的情況下,海天味業要實現業績目標挑戰著實不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