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數字技術蓬勃發展并應用于金融領域,我國金融行業正式步入數字化時代。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制定了數字化轉型戰略,逐漸拉開數字化發展大幕,一個全新的數字時代已然來臨。
6月21日晚7點,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王建平,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金融服務行業主管合伙人張挺,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服務總監李偉斌深度解讀數字化轉型監管指導意見,分享數字化轉型頂層邏輯和整體框架,針對數字化轉型趨勢進行研判,分享行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本次活動在普華永道視頻號,《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全程直播。
數字化轉型之求“變”突“維” 王建平表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數字經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給人民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讓生活更加便利、智能。
金融行業從高速增長階段轉為高質量發展階段,數字化轉型是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由之路。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其本質是商業模式的升級,為了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大眾。
普華永道最近推出的一個數字化轉型的“工字”型的模型,工字型在美學上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結構,一橫一豎是非常穩固的架構。
王建平對數字化轉型核心內涵進一步補充道:“一方面利用數字化降本增效,提升客戶體驗;另一方面利用數字化改變現有業務模式,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新商業模式收入,打造新的產品新的服務。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通過打造核心能力賦能新的商業模式,通過新的商業模式反哺提高核心競爭力”。
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 后疫情時代,世界更加復雜多變。早在疫情爆發前,很多企業已然發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因為外部變化的速度超過了企業自身的適應能力。由于環境、社會、監管、貿易和技術驅動因素的沖突,企業迫切需要數字化轉型來應對這些變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數字化轉型之路,注定是漫長而艱辛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持續探索、不斷迭代的過程,需要企業對未來具備堅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韌性。
王建平表示,數字化不是建系統,不是萬能藥,不是一鍵復制,是自上而下,是要解決問題,是商業模式升級,并且要有差異化、針對性、特色化。目前,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3大挑戰,定位不清晰,回報不顯性,能力不具備。
張挺指出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1.0業務數字化、2.0數字業務化和3.0數字銀行/保險/證券等。1.0業務數字化的特征是“信息化、線上化”,以產品為中心的單項業務數字應用水平提升。2.0數字化業務的差異在于商業模式的“蝶變”,基于數據洞察與場景融合進行業務模式的創新迭代,數據資產價值得到重視。國內大部分金融機構處于1.0到2.0的階段。然而只有“升維”到了“數字3.0階段”,金融機構才真正融入數字化時代的商業生態,智能感知與決策的金融服務無處不在,“開放與智慧、以至更多可能”成為這一時期代名詞。
張挺進一步指出,目前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征程漫漫,就其觀察到的而言,“客戶經營體系”是其中最為缺失的環節,如若未能從整體著眼、全局性的彌補斷點,就無法帶來最終價值的提升。體系性建設任重道遠,當前工作重點在于業務與科技的“融合”,業務、客戶體驗、流程優化、決策支持“四維創新”,以及全方位、可復用的“能力塑造”。
對此,張挺表示,普華永道經過長期工作所沉淀,久經驗證總結出三條對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快人一步的建議:從規劃開始,以試點打通卡點、突破能力瓶頸,再是各業務條線有機整合與勾稽的全面轉型,最終通過不斷迭代創新以建立長期優勢。
李偉斌以某全國股份制銀行為例,具體闡述了數字化轉型九法,以某頭部城商銀行的案例深入分享了數字化轉型八路速贏。
普華永道結合過往在商業創新、企業數字化、組織與人才管理、領導力塑造、變革管理等多個領域的經驗積累與理論研究,針對數字化領導力塑造,普華永道已提煉出一套行之有效、與時俱進的企業級解決方案,希望能與企業在數字化轉型路上攜手同行。
普華永道秉承“解決重要問題,營造社會誠信”的企業使命。各成員機構組成的網絡遍及156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29.5萬名員工,是世界領先的專業服務機構之一。
中國數字化領導力計劃是普華永道中國獨創的、以“數智領袖,引領未來”為愿景、以塑造數字化浪潮下的未來領導力為目標、圍繞中國企業實際情況開展的領導力培養發展項目。根據企業及組織需要,提供數字化領導力調研診斷、數字化領導力培訓提升課程等服務。通過調研診斷識別企業在數字化領導力方面的痛點、瓶頸,并綜合課堂學習、講座研討、案例學習、主題任務等方式,幫助企業在數字化轉型與領導力提升方面搶占先機,引領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