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青年教師王金樹在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從事場地工設備保養工作。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技能大師石鳳武指導師生進行刀具刃磨訓練。學校供圖
當前,我國職業院校教師隊伍雖然普遍具備較高學歷,大多是名牌大學畢業的碩士、博士,但由于他們才出學校門,轉身又進了另一個校門,普遍存在理論素養、知識儲備較強但行業企業一線工作經驗不足、實踐能力不強的問題。這樣一支教師隊伍難以培養出具備突出技術技能的畢業生。從當前職業院校的發展情況看,同時具備理論教學素質和實踐教學素質的“雙師型”教師短缺,已成為制約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近年來堅持“引—育—訓”相結合,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教師培養體系,走出了一條培養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新路徑。
引——發揮技能大師的引領示范作用
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早在2015年就制定了《技能大師工作室運行管理辦法》,并陸續引進了7位來自行業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能大師。依托這些技藝精湛、具有較強行業影響力的全國技術能手、省級技術能手建設了7個省級以上“技能大師工作室”。以“師帶徒”的形式讓技能大師走進課堂,傳絕技、帶高徒。
石鳳武是學校引進的第一位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中國大能手”“河北省金牌工人”……一系列榮譽的背后是他在機床前20余年的堅守和在平凡崗位上熔鑄的匠心。學校為石鳳武專門建立了技能大師工作室,依托工作室組建“匠心智造”團隊開展現代學徒制探索,先后有兩名青年教師成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兩名青年教師成為“河北省技術能手”。2021年12月,“石鳳武技能大師工作室”入選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在建設好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基礎上,學校組建了技能大師評定委員會,定期對在職教師、在校學生進行技術技能等級評定。截至目前,共有95名教師被認定為校級技能大師,330余名學生被認定為校級技術能手,這些學生都成為了企業最青睞的畢業生。
目前,學校已形成了“國家級—省級—校級”技能大師的完整梯隊,實現了在辦專業技能大師全覆蓋。有了這些技能大師作保障,越來越多的企業爭相與學校合作開展在研項目攻關。在此基礎上,學校實施了基于“企業項目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將企業的入職培訓與產品研發相結合,并前置到頂崗實習之前;以真實生產任務代替傳統的模擬訓練,以企業崗位標準作為學生考核標準,以產業發展方向為依據,開展“師導生隨、師生共創”的課堂教學改革,實現教學內容與就業崗位工作內容的“零距離”對接。這一模式的實施,讓教師和學生在技能大師的言傳身教下掌握了在課本中無法學到的真本領。僅2021年,就有9名教師、20名學生獲省級以上技術能手稱號。
育——抓好新入職教師的系統化培育
近年來,一大批畢業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青年人才充實到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中。由于他們對職業教育的特點認識還不夠清晰,在知識與能力的匹配度上也與職業教育的要求存在明顯差距,所以很多職業院校陷入“有水卻不能解渴”的境況。面對這一現實,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辦起了為期一年的“青師學堂”,通過多層次、系統化的培育,幫助新教師盡快成長。許多教師稱之為“要進講堂先進學堂,要當老師先當學生”。
為了嚴把人才入門關,學校對新入職教師在思想政治、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方面提出具體要求,明確規定他們在走上講臺前必須接受由所在二級單位、教務處、學生處和人事處等相關單位聯合組織的思想品德、業務能力、專業技術、工作態度等綜合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擇優評選出“優秀見習教師”和“優秀指導教師”。考核不合格,未能達到上崗要求的教師,將延長一年試用;只有順利通過考核,達到上崗基本要求,才有資格登上講臺。
校系兩級共同發力,全面把好新入職教師見習期試用考察關。校級層面,在新教師上崗前舉辦崗前培訓班,以教師職業道德、綜合素養、專業技能、學校文化與規章制度等4個模塊為主線制定系統的崗前培訓計劃,從“學校文化與傳承”“教師的責任與使命”“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與個人成長”“教師體態、語言與禮儀”等多個方面對他們進行培訓。根據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專職輔導員等不同崗位要求,培訓內容在通用模塊的基礎上又各有側重。組織新教師到大慶開展“鐵人精神”系列培訓,到當地企業參觀,使他們深刻體會企業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對標一流、高質量、高標準的務實發展理念。組織優秀教師為新教師進行說課示范,使他們對工作崗位的素質要求有清晰的認識。
系級層面,各單位為每一位新教師指派一名具有8年以上教學經驗、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優秀老教師為導師,讓他們“拜師學藝”。在這種“導師制”的模式下,針對每位教師的崗位特點和個人實際情況制定專門的培養計劃,從教育教學理論、教學基本技能、專業知識、實踐能力以及師德修養等多方面入手,對新教師進行系統培養。
訓——不間斷全脫產教師企業實踐鍛煉
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在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早在1988年就提出“新分配到校任教的大學畢業生、研究生,原則上安排一年的實踐鍛煉”。2011年,學校出臺《專任教師企業實踐鍛煉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各教學單位每學期派出到企業參加實踐鍛煉的專任教師不少于2人,教師企業實踐鍛煉每次必須以全脫產形式參加連續不間斷的企業實踐鍛煉半年以上”,該制度延續至今。
與國家政策相比,學校去掉了“累計”二字,增加了“全脫產”和“連續不間斷”兩個要求。“全脫產”保證了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專業實踐能力的提升上;“連續不間斷”保證了參與實踐鍛煉的教師可以在至少半年的時間里連續承擔具體的崗位工作和任務,持續跟進解決企業的一個或多個生產難題,教師得以融入企業技術團隊并獲得與企業及其技術人員建立長期合作的機會,進而獲得長期、固定、系統的培養和鍛煉。企業實踐鍛煉的深度和質量得到了有效保證,同時也進一步拉近了學校、教師與企業的關系。
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學校以產業思維引領全過程。教師深入生產一線,將培養環境從傳統的教室、會場轉到企業的生產現場;把傳統的專家講學變為和企業“行家里手”的工作交流;把傳統的以教學大綱、專業教師培訓為主轉變為以企業標準、技術標準、產品標準培訓為主。近10年來,學校累計派遣450余名教師到企業參加半年以上的全脫產實踐鍛煉,為企業解決了1000余項生產難題,到款額7540余萬元。
基于多年來在“雙師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積累的企業服務經驗,學校受承德市政府委托主持開展每年的企業入戶走訪調研,到千余家企業梳理產業脈絡、統計企業狀況、記錄生產難題。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河北省工業診所,聚焦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向哪轉”“怎么轉”“不會轉怎么辦”等癥結問題為企業排憂解難,參與企業問診的教師增強了對區域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的把握能力,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成效顯著增強。
(作者系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大學校長)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