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夜色經濟”早就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王建有言:“水門向晚茶商鬧,橋市通宵淄喜行”;韋應物說“絲竹促飛觴,夜宴達晨星”;姚合表示“主人寒不寐,上客曉離群”。夜生活折射時代之變,凸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發展夜色經濟,關鍵在于融入文化特色、打造個性化商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升級,千篇一律的產品自然難以滿足需求,如何依據城市區域文化打造獨特性的“夜色經濟”成為重點。上海致力于圍繞“國際范”“上海味”“時尚潮”三個特點,打造一批夜生活集聚區;西安主推“夜游西安”,將“大唐文化”打造成古都旅游名片;武漢“長江燈光秀”、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等成為各自夜色經濟的“金字招牌”。實際證明,“夜色經濟”也要因地制宜參考當地的人文歷史、特色生活方式,打破傳統的夜色燈光、夜色零售的概念,融入更多具有本土化的特色元素,豐富“夜色經濟”的內涵和魅力。
發展夜色經濟,核心在于完善綜合配套、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夜色經濟是是一項利市惠民的大工程,對城市配套設施和管理水平也有著極大的要求。便利的交通配套服務、安全的夜色出行、嚴格的食品安全等直接影響人們的夜色出行與消費,這就要求政府多方參與監管,例如規范對商鋪的規范經營,加強夜色動態巡檢,合理的規劃公共交通的路線與時間等,全面提升區域內夜色消費的環境與品質,增強人們在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