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東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編柳籃。”談起柳編,人們不約而同地會想到山東臨沂莒南縣。莒南縣地處魯東南魯蘇交界處、臨沂市東部,素有“全國柳編在山東,山東柳編在莒南”之稱,柳編業成為人們發家致富的特色產業。
近年來,莒南縣立足柳編這一資源優勢,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線,以工業化理念謀劃柳業,確立了“打特色牌,唱地方戲,發展柳條促經濟”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集種植、研發、加工、出口于一體的外貿出口型產業體系。截至目前,莒南縣柳條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柳條年產量2.66萬噸,柳編從業人員近2萬人,柳編購銷企業達215家,全年可實現自營出口創匯31.5億元。
在莒南柳編產業蒸蒸日上的背后,農行臨沂分行始終堅持“三農”本色,爭當服務實體經濟排頭兵,用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助力柳編經營主體吃下“定心丸”,走向“致富路”。該行研究制定了莒南縣草柳編及家居用品產業集群客戶服務方案,整體授信額度達2億元,以金融之力助推傳統工藝走向世界。
位于莒南縣板泉鎮的山東龍窩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生產工藝柳編,是一家集生產、加工、出口為一體的民營骨干型企業。自2003年為企業發放第一筆小微企業貸款200萬元至今,農行莒南縣支行已陪伴山東龍窩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走過了二十載,同時也見證著莒南柳編大踏步“走出去”的壯闊發展歷程。
“放在以前,農戶都是自己‘編筐’,再拿到鎮上的集市售賣,大家買回去當農具用。現在不同了,隨著工藝升級、產品創新,小柳筐搖身一變成為工藝品,賣到國外去了。”山東龍窩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史佩功介紹道,“我們柳編行業發展到如今的規模,經歷了太多坎坷,農行始終是我們行業發展的見證者和堅強有力的助推者,沒有農行始終如一的金融支持,很難想象這種小產品也能走進國際大市場。”
說到柳編業“成長史”,已經58歲的農行莒南縣支行客戶經理徐大永也深有感觸,“柳編企業的最初雛形是家庭式小作坊,以‘編筐’為主,經過多年來的發展,現在企業生產的產品有十幾個系列,上千個品種,遠銷美國、德國、荷蘭、英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能夠親歷一個產業的成長壯大,我也感到非常自豪和幸福”。
史佩功和徐大永口中的“編筐”是莒南縣民間對于草柳編工藝制作的俗稱。作為莒南縣柳編產業的集中產區,莒南縣板泉鎮柳編工藝品企業遍地開花,也帶動了當地柳條種植、加工生產和工藝品包裝等衍生行業的興旺。
今年年初,正值柳條栽培的重要節點,莒南縣板泉鎮龐疃村幾位村民想通過流轉土地,大面積種植柳條,但因湊不夠流轉土地承包費,遲遲未能“動工”。眼看即將錯過今年的栽培季節,恰逢當地鎮政府鄉村振興部門與農業銀行聯合開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宣傳活動。村民獲悉后前往咨詢辦理,農行莒南縣支行在上門考察后,僅用5天時間就為6名農戶完成“齊魯富民貸”放款。
“農業銀行這個貸款不用抵押物,還享受政府貼息,在手機上下載農行掌銀就能隨用隨借,真是方便又及時,再晚半個月我們今年的種植計劃就要泡湯了”。貸款到賬后,農戶們對農行高效暢通的融資渠道和工作人員熱情真摯的服務連連稱贊。
為提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質效,農行臨沂分行積極推廣鄉村振興主題產品“齊魯富民貸”,通過創新增信機制,降低農民貸款門檻,依托農村基層黨組織推薦,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征信“白戶”、缺少抵押和保證擔保的客戶群體,助力農戶增產增收。據悉,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累計發放“齊魯富民貸”44.2億元,服務農戶3.1萬戶。
此外,該行還組建了服務團隊,聯合當地政府相關部門舉辦多場“新農人”宣講培訓會,把特色產業擔保政策和流程、農行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送到更多農民身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