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鄉村CEO”是一個比喻,指的是懂鄉村產業管理和經營服務的職業經理人。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培養一批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為鄉村服務、為農民服務,是一個可行性的路徑。
誰來運營鄉村產業?
2015年,我和同事們在云南省勐臘縣河邊村開展扶貧工作,對如何將村莊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等優勢挖掘出來展開研究。在這里,我們打造出了以“瑤族媽媽客房”為核心的鄉村產業新業態。2017年,“瑤族媽媽客房”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全部建成。與此同時,我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鄉村里缺乏具有管理技能和經營能力的人。這不僅僅是河邊村面臨的問題,也是很多鄉村都有的普遍問題。鄉村產業發展起來以后,誰來幫助鄉村經營這些產業成為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河邊村遇到的難題,不過是更大范圍鄉村人才匱乏的縮影。村莊內部產業開發和運營、品牌打造和推廣、市場對接與開拓,都需要懂管理和運營的人才,但大部分村莊都沒有這樣的人才。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真正缺的是可以經營鄉村產業的人才。
大部分富裕的鄉村都有一個致富帶頭人,這個人可能是村干部,也可能是農民企業家。然而大多數貧窮的村莊都沒有這樣的人,而這些村莊的發展也更需要帶頭人。
農民合作社是鄉村產業常見的組織形式,尤其是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已經逐漸成為鄉村產業的經營主體。通過將農民組織起來,農民合作社盤活了鄉村資源,使得鄉村資源變成資產,為村民帶來收益。農民合作社是一個市場化的鄉村經營路徑,一個讓鄉村資產產生收益的組織形態。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組織形態,都需要專業化的人去經營,那么這些專業人才從哪里來呢?實際上,農民合作社的負責人多數由村干部兼任,而村干部事務繁多,且不一定懂得經營。同時,一些農民自發組織的各種合作社、公司,同樣也會面臨不懂經營的問題。從經營鄉村產業的角度看,鄉村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管理經營人才斷層問題。
借用外部管理資源存在弊端
為解決經營管理人才匱乏的問題,借助外部的力量,成為許多地方共同的選擇。比如引進外部公司來打造和經營鄉村產業。外部的公司有人才、掌握市場渠道,也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村里引入公司,簽一個協議,公司給村集體交一個轉讓金,然后把產業交給他們經營。這樣的形態,是借用外部管理資源,來彌補鄉村的不足。這種形式固然可以解一時之急,但也有很大弊端。最大的弊端是農民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農民原本是產業的主人,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卻變成了雇工,他們能夠得到的只有一些流轉費,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打工收入,農民的主體利益流失了。從這個角度講,由于農民不懂管理、不了解市場,其資源雖然變成了資產,卻不能為自己創造財富,反而使得自己成為了產業的雇工,只能獲得很少的收益。隨著鄉村振興的不斷推進,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回到鄉村創業,能夠有更多幫助農村經營鄉村資源的職業經理人出現。
培育“鄉村CEO”
2020年,我和團隊成員在云南省昆明市的六個村莊,開始了一項名為“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的實驗,實驗的內容之一就是引入和培育“鄉村CEO”。這是我們從2015年在河邊村工作以來,就開始認識到的問題,后來想法逐漸成熟,要讓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就要有他們自己的職業經理人,就要有為他們自己的利益服務的專業團隊。
在昆明市雁塔村,我們的思路是依托古村落本身的房屋、空間、傳統文化等,把村子打造成一個花巷,就像歐洲的小鎮一樣,吸引都市里的旅游者。人流進來后,我們又在村里打造各種業態,比如餐飲、文創、各種休閑場所、農耕文明體驗、親子活動等,并開始了以農民為主體的經營活動實驗。
關于鄉村職業經理人的待遇問題,對年輕人來說,回到鄉村,當然需要有理想和情懷,要熱愛鄉村,但同時,又不能只靠情懷,不能否認他們的基本待遇。要提供足夠吸引人才的待遇,創造年輕人回鄉回村的環境。近些年,通過“鄉村CEO”的人才培養以及在崗試驗,我們也在不斷摸索如何更好解決鄉村振興過程中人才短板的問題。
農民是農村創新的主體。如今,鄉村基礎設施改善,產業開始多元化,鄉村價值正在回歸,大美鄉村已具備吸引人才的條件。要全方位培養各類人才,拓寬鄉村人才來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主講:中國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小云,根據《鄉村之策:振興·共富·向新》講稿摘編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