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物一半在籽實,一半在秸稈。當籽實顆粒歸倉后,秸稈焚燒,造成大氣污染,環保不允許;秸稈直接還田,病蟲害可越冬來年發生,老百姓不喜歡。因此,推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是可以有效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加快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的安徽聚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扎根清潔能源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在總經理沈顯華的帶領下,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觸角,不斷探索和拓寬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與資源整合,構建起全國唯一一條秸稈收儲運到產業化利用體系。讓農民頭疼的秸稈“草垛垛”,“點草成金”,讓“生態包袱”變為“綠色財富”。
勇敢逐夢 為秸稈利用找出路
沈顯華,中共黨員、工程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勞動模范”“蕪湖好人”、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蕪湖市第17屆市人大代表、蕪湖市總工會第15屆代表,中共蕪湖聚焰生物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中國生產力學會新能源促進會副秘書長、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協會副會長、蕪湖市民營企業協會副會長……在這一系列響亮的頭銜之前,實際上他是一位白手起家的農民企業家。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奮斗,為家鄉帶來了綠色發展、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新機遇,成為鄉村振興的綠色能源先鋒。
他出生于1979年,20世紀末高中畢業后,他沒有繼續深造,而是跟那個時代的很多農村青年一樣,懷揣著一腔熱情進城闖蕩。此后幾年間,沈顯華輾轉無錫、南京多地邊打工,做過車、鉗、刨、銑、焊等多個崗位。他勤于學習,善于鉆研,一邊打工一邊捕捉新的信息。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沈顯華在南京一家生物質鍋爐改裝公司做銷售業務員時,漸漸對秸稈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產生了濃厚興趣,經過如饑似渴地學習,很快就練就了一身扎實的業務能力。
每個人都有家鄉情懷,在外工作多年的沈顯華,2014年作為有為青年被灣沚區(原蕪湖縣)政府召回家鄉,踏上支援家鄉建設的新征程。回到家鄉的沈顯華,選擇將生物質燃料作為自己的新戰場——他拿出全部積蓄并向銀行抵押貸款,投資1100萬元,成立蕪湖華陽生物質能源設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生物質能源設備的生產加工銷售。
沈顯華在銷售生物質能源加工設備的同時,他觀察到當地農民還在采用傳統的露天焚燒方式來處理農作物秸稈,這顯然已經不符合近年來綠色高效的農業發展理念。該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沈顯華陷入了沉思,并最終找到了答案。
2015年3月,在沈顯華的積極推動下,他和妻子一道在六郎鎮投資創辦了全市第一個秸稈綜合利用基地——安徽聚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是蕪湖市乃至安徽省第一個秸稈綜合利用基地——通過綜合處理,將農作物秸稈變成清潔質能源,公司創建的第一年,就為灣沚區(原蕪湖縣)六郎鎮各村完成秋季秸稈打捆萬余畝、離田秸稈5000余噸,為政府緩解秸稈禁燒“前禁后燃”的突出矛盾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科技創新 賦能秸稈技術攻關
科技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隨著我國藍天、碧水、凈土等七大“保衛戰”相繼打響,科技創新對其支撐作用也越發明顯。特別是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沈顯華把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他帶領技術人員不斷攻堅克難,對生物質能源設備及秸稈利用技術進行了全工藝技術研究,成果斐然,先后申請專利數50余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7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30余項。其中“一種生物質燃料的制備裝置和制備方法”發明專利項目通過國家技術成果鑒定,整體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成型制備方法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該項新技術能夠讓生物質燃料在形成過程中品質高、大小一致。實現了免結渣、環保高熱效燃燒,解決了目前粘合度低、結渣率高、品質差、熱效率低、二次污染概率高,環保貢獻低(對大氣環境產生二次污染),運營維護成本高生產效率低(需定期停產清理)的問題。具有環保好、投資少、應用廣、效益高等優勢??蓮V泛應用于生物質燃能利用領域,其產品也可應用于采暖爐、茶浴爐、蒸汽鍋爐、熱風爐及其他熱能設備。
憑借其在科技創新、產品研發等方面的卓越貢獻,使安徽聚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躍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新能源行業最具影響力企業、國家“十三五”重點培育示范企業、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更是被蕪湖市總工會蕪湖市鄉村振興局授予蕪湖市勞模助力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和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等榮譽稱號。
公司+合作社+農戶,助力鄉村振興
秸稈“變廢為寶”,是一條契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之路。為了將秸稈綜合利用發展成為一體化、完整性的產業,2016年,沈顯華又聯合六郎鎮部分村的農業大戶,發起成立農機化專業合作社和秸稈綜合利用專業合作社,與聚焰公司共同完成秸稈打捆、離田、回收、儲存、運輸、加工、銷售各生產經營環節。年直接解決10萬畝農作物秸稈的出路,帶動當地老百姓就業600余人。通過秸稈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為合作社及社員年增加收入1000萬元,真正實現了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2017年,公司又投資建設了蕪湖市第一家標準化全程農事服務中心,為合作社社員解決停機難、維修難等問題,切實降低了農業機械腐蝕,提高了農業機械的使用壽命,也為美麗鄉村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合作社還利用農作物收獲季節時間差,及時組織社員前往皖北地區進行跨區作業,幫助當地政府進行秸稈打捆、離田,為社員增收,為環保工作獻力。
2019年4月,聚焰公司與華陽合作社聯合發起牽頭成立“蕪湖秸稈產業化聯合體”,把全區困難戶小能人、農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規模種植大戶、農機手等組織起來,采取合作社+農戶+企業的融合模式產業化扶貧,按照“民辦、民管、民收益”的原則,互惠共贏,為助力鄉村振興,保護綠水青山的自然環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沈顯華打造出的“公司+合作社+小農戶”的全新運營模式,目前已經實現利用農作物秸稈及副產物30余萬噸,不僅避免了60余萬畝的秸稈露天焚燒問題,還為國家節約標準煤約22.5萬噸,減少碳排放約105萬噸,農忙時節解決800多人的就業問題,而且為當地農業增產增收6000萬元,為安徽乃至全國探索出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秸稈收、儲、運、產、銷全產業鏈新模式,真正推動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局面的實現。
奮斗進取 唱響新時代凱歌
一路走來,在推動產業升級變革的同時,沈顯華也始終沒有停止履行公益慈善、幫貧扶困等社會責任。通過積極參加困難群眾救助、義務植樹活動、捐款捐物支持抗疫等一系列活動,充分詮釋了何為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憑借著對事業的執著和對夢想的不懈追求,沈顯華在創業路上一路前行,先后榮膺“蕪湖縣返鄉創業之星”“蕪湖好人”“安徽創新風云人物”“創新安徽自主品牌十大領軍人物”中國新能源發展先鋒人物、“安徽省勞動模范”“中國新能源行業十大領軍人物”等多項榮譽。2023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沈顯華又被推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面對各項榮譽和取得的成績,沈顯華深感肩負的責任重大,他表示,我將繼續披荊斬“秸”,一路前行,為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貢獻力量,助力讓農業成為人們向往的產業、讓農村成為引人入勝的天地、讓農民成為鄰人羨慕的職業,為蕪湖農業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不懈奮斗。
編者按: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既是破解資源瓶頸的現實之需,更是保護環境、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長久之計。沈顯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緊跟時代步伐,在國家政府部門的支持下,通過科技創新使秸稈變廢為寶,助力鄉村振興,推動農民共同富裕。在農作物秸稈處理這一不起眼的領域,闖出了一番廣闊天地。他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鄉村振興的成功案例。他的堅持和努力,為家鄉帶來了繁榮和發展的希望。作為一名黨員和企業家,他以身作則,踐行著社會責任,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值得我們學習和推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