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生產了全國1/2的火腿腸、1/3的方便面、1/4的饅頭、3/5的湯圓、7/10的水餃,是‘中原糧倉’‘國人廚房’‘世人餐桌’。全省21個農產品品牌被命名為‘中國名牌’,雙匯、三全、思念、好想你等企業品牌享譽海內外,產品出口130多個國家和地區,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河南省兩個萬億級產業之一。”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聚彬始終聚焦“三農”問題,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建言獻策。
石聚彬有著很深的紅棗情結,他的微信昵稱叫“紅棗司令”,頭像就是飽滿的紅棗。他懷揣小紅棗的大夢想,歷盡千辛萬苦,創立了好想你品牌,帶領著鄉親們一同脫貧致富、奔小康,把一顆紅棗打造成一個宏大的產業。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石聚彬帶來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他說,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包括河南在內的我國農產品加工行業仍然面臨自主創新力度不夠、加工人員水平偏低、品牌培育遲緩、市場競爭力不足等問題。用地難、融資難、用工成本高等問題也非常突出,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抑制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步伐,亟待解決。
“建議從國家層面持續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在河南設立‘國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示范區’,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石聚彬在他提交的建議中說,近年來,河南大部分食品加工企業致力于探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河南食品產業從“大糧倉”“大廚房”向“大健康”拓展。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的同時,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和向往,但也遇上了一些限制發展的“瓶頸”問題。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市場為導向,緊跟消費需求變化,不僅要讓人們吃飽、吃好,還要吃得健康、吃出個性;不僅滿足人們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還要滿足對農業觀光休閑等體驗性服務性需求,滿足對綠水青山的生態化綠色化需求,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石聚彬認為,在河南設立“國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示范區”,可有效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農產品從“有沒有”到“好不好”。
石聚彬建議,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利用自身全產業鏈優勢,建立農產品加工服務運營平臺,通過政策引導、財政扶持、示范引領和龍頭帶動,對農產品特別是縣域特色農產品進行品牌賦能、渠道賦能、管理賦能、融資賦能和技術賦能,把產品做精,延伸產業鏈;把品牌作響,提升價值鏈;把市場做大,打造供應鏈,促進農產品加工業提質增效、就業增收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真正實現農產品從“有沒有”到“好不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行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