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稻菜輪作產業園晨景。吳植根攝(中經視覺)
綿陽市安州區秀水鎮龍泉村現代糧油種植基地機收現場。李福森攝
天府之國,沃野千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四川“三農”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3年5月,在四川考察時要求扎實做好“三農”工作;2017年3月,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2018年2月,在四川考察時指出,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2022年6月,在四川考察時強調,要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四川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說,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以“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統攬四川現代化建設,將推進農業現代化擺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建設好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加快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保耕地就是保糧倉
“先有天府良田,后有天府糧倉”。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顯示,2009年至2019年,全國耕地減少1.13億畝。與全國類似,四川省耕地面積在國土三調時也有減少,10年間新增非農建設用地826.3萬畝。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考察,第一站就來到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總書記強調,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稱,要嚴守耕地紅線,保護好這片產糧寶地,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耕地保護監督處副處長吳璽介紹,2020年至2021年,四川一舉扭轉了耕地面積持續減少的被動局面,實現耕地面積增長,增加耕地20多萬畝;2021年至2022年,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增加耕地20多萬畝。
完善的制度和嚴格的責任,是實現耕地只增不減的關鍵。四川在全國較早實施耕地保護黨政同責考評體系,去年,從省委書記、省長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都增加了一個新職務——田長。四川自此建立起省、市、縣、鄉、村五級“田長制”責任體系,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耕地保護責任全覆蓋。
在四川,田長不是掛在牌子上的虛銜。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羅旭剛介紹,田長有五大任務: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嚴格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鞏固提升耕地質量、加強耕地監測監管、深化耕地保護改革創新。
良田才能產好糧,基層干部和農民感受最真切。良田是什么?就是高標準農田!在德陽市羅江區東娃子家庭農場,農場負責人劉孝東介紹,2021年,德陽市將農場的700畝土地建成高標準農田之后,實現了“一增一減”:畝均水稻增產300斤、成本下降150元,農場效益大幅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使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土地一下子成了“搶手貨”。
“有了高標準農田,才有高收入農田。”談到永豐村發展的實踐,眉山市東坡區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張鈺說。永豐村建成的3100多畝高標準農田,阡陌縱橫,機耕便利,水渠連網,旱澇保收,“稻—瓜—藥”“稻—菜—菜”等三季輪作模式普遍推廣,畝均收入可達萬元,種糧不再是“賠本買賣”。
為建設高標準農田,四川加大資金投入,近幾年每年以450萬畝左右的速度推進。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400多萬畝;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整合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項目,持續提升耕地產能,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提供了支撐。四川出臺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十年規劃,目標是到2030年,新建高標準農田1857萬畝,改造提升1594萬畝。
撂荒地大面積復墾,是強化耕地保護和利用的標志性轉變。2020年,四川撂荒地復墾面積首次超過100萬畝,到2022年達到217萬畝,成為全省糧食產量連續3年超過700億斤的關鍵。
轉變何以發生?重在找準癥結,對癥施治。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調查分析,出現撂荒地有多重因素,主要癥結源自勞動力缺失、耕種條件差、比較效益低等,而勞動力嚴重缺乏又首當其沖。
對于每年輸出農村勞動力2000多萬人的四川省來說,科學探索人地關系是核心。
在嘉陵區龍蟠鎮鞍子山村,復墾1590畝撂荒地的是2家專業合作社,每年可以增產糧食200多萬斤。
德陽市中江縣是勞動力輸出大縣,但中江仍擔起產糧大縣的重任,全縣耕地應種盡種,高產豐產,破解勞動力缺乏難題的是“機械換人”。眾玉輝稻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艦告訴記者,合作社目前管理6000多畝耕地,只需要十幾個人。
“我們組建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去年完成機耕服務6.3萬畝,節省勞動力數以萬計。”廣安惠民農機農藝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曉凌說,不僅如此,還可實現畝均增產200斤以上,戶均增收300元以上。
年輕人農村“挑大梁”
“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提種地,這句話道出我國農業的隱憂:農業勞動力呈現老齡化、女性化和低教育水平化。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四川農村常住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21.92%,已進入超老齡化社會。作為農民工輸出大省,2021年四川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682萬人,很多青壯年在外務工、定居城市。
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站在我們面前的是身材嬌小的王伶俐,講起種地和采購農資,賬算得很精。她管理著4家農民合作社,承包了5600畝良田。其中,楊柳土地股份合作社,由她擔任職業經理人,實現規模化經營。2022年,僅楊柳合作社就種植糧油1223畝,農戶入股獲得154萬元分紅,她的管理收入有44萬元,入股農戶與職業經理人均實現“種糧有錢賺”。
8年前,王伶俐大學畢業便選擇回到農村做農業職業經理人。她說,隨著農業共營制、農業職業經理人制度等不斷完善,再加上各類扶持政策以及新技術新機具的支撐,過去“找人種田”變成了現在“搶著種田”。她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3年內要把管理的糧田面積增加到1萬畝。
誰來種地、種什么地、怎么種地,是個老話題,在四川,我們找到了新答案。
當王伶俐還在思考如何擴大種地規模時,在100多公里外的德陽,張藝凡打開了話匣子:“現在的農村缺少年輕勞動力,更缺青年農業人才。”
這位“90后”川妹子大學畢業就回老家創業。“2015年,我用5萬元嫁妝錢做本金,成立家庭農場,種植羊肚菌。后來,借助農商公司的擔保政策,貸款200萬元,有了擴大生產的底氣。在政府扶持下,建起了冷庫、加工車間等設施,逐步實現了規模化。2019年,營業額邁上了千萬元臺階。”張藝凡說。
羅江區捌零后家庭農場創始人何駿對于農村引進和留下人才有著思考:“要想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就要增強認同感和獲得感。”何駿說,“我既是高級職業農民,也是家庭農場主,還是大學教師,最讓我自豪的是高級職業農民這一身份。羅江很早就出臺了職業農民認證和評級政策,并補貼社保、公積金等,這讓年輕農民沒有后顧之憂,干勁更足了。”
圍繞“誰來種地”“怎么留人”,四川出臺多項舉措,通過編制管理、職稱評審等,鼓勵青年才俊下鄉進村。同時,加大省級農業補貼力度。財政廳農業農村處處長張玲玲介紹,四川提高了種糧大戶補貼,將成都平原區補貼標準提高到每畝90元、丘陵山區提高到100元。到2025年,相關補貼將達到每畝100元,丘陵山區則達到150元。
政策支持,財政補貼,身份認同,觀念轉變,四川農村地區引人留人的方式方法靈活多變,成效明顯。但從長期看,想要讓人在農村留得住、有發展,還得從農業經營體系創新上著手。
四川各地一直在探索:為解決產業空心化、土地細碎化等問題,成立農業職業經理人評價委員會、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立農業職業經理人人才資源信息庫和分類管理服務平臺……讓年輕人感到投身農業有奔頭。“我們構建了‘理事會+職業經理人+監事會’的機制。理事會代表社員決策‘種什么’,農業職業經理人負責‘怎樣種’,監事會代表全體成員監督理事會和職業經理人的工作。”成都崇州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鄉村振興研究部部長劉波介紹,分紅方式由農業職業經理人與合作社成員協商,主要采用純收益按比例分紅的形式。“農業共營制實現了‘種糧能賺錢’的目標,是吸引人才的關鍵。”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徐芝文表示,今后要進一步做好“人”的文章,讓鄉村人才引得來、留得住。培育鄉村本土人才,每年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500名以上、鄉村產業振興“頭雁”1000名以上、高素質農民2萬名以上;引導專業技術人才服務鄉村,推行編制在縣城、服務在鄉村的“崗編適度分離”機制,推動科技人才向鄉村聚集;鼓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在證照辦理、土地支持、平臺搭建、金融擔保等方面提供服務保障。
高科技產出高效益
“麥苗即菁菁,麥穗亦矯矯”。早春時節,在四川綿陽農科院的小麥試驗田里,記者見到了正在田間做育種試驗的綿陽農科院專家。
“這邊是‘綿麥827’,專用面條小麥新品種;那邊是‘綿麥907’,富硒富鋅新品種;這個則是我們的明星產品‘綿麥902’,具有豐產性突出、矮稈抗倒、原糧品質好等特點……”走在田埂上,小麥育種專家、綿陽農科院副院長任勇對一塊塊麥田如數家珍。
好種子、好技術是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要素。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視察四川時強調,要加強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和技術培訓,把種糧大戶組織起來,積極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高效農業。
從2008年配制雜交組合到2020年審定推廣,綿陽農科院培育出矮稈多抗高產小麥新品種“綿麥902”,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00萬畝。“‘綿麥902’畝均能增產30公斤以上,按總推廣面積推算,年新增產值在9000萬元以上。同時,由于抗病性突出,每畝節約農藥和人工成本20元,總共能節省2000萬元。兩項合計節本增收1.1億元以上。”任勇給記者算出新品種能創造的巨大效益。
“培育一粒種要花十年功”,僅培育“綿麥902”一個品種,任勇團隊就歷時13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近年來,政府對種業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我們在團隊建設、基礎設施、科研設備等方面有了長足進步。接下來,還要在提高科研積極性、加快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探索。”任勇說。
“四川是全國四大育制種基地之一,農業種質資源數量居全國第二,國家級制種大縣數量居全國第一,但與種業強省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全國企業商品種子銷售總額前十強沒有一家四川企業,全省農作物種業企業資產總額不到130億元。今后,將圍繞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種業創新、企業扶優、基地提升、市場凈化等方面,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一批種業集團和種業園區。”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發展處副處長楊琳玲說,今年將開展育種聯合攻關,培育10個育繁推創新聯合體,對重大推廣品種實行后補助政策,提升成果轉化率和效益。
穩產增產根本在科技。四川農業科技資源雖豐富,但科技轉化運用不足的短板依然突出。2021年四川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0%,低于江蘇、山東等部分農業大省。
構建農業科技創新主體、服務主體、應用主體協同創新體制,成為四川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方向。為推廣應用農業適用技術,今年四川發布了50個年度農業主導品種、111項年度農業主推技術;為提高農業機械化率,制定了《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省級重點服務組織評定及監測辦法》,在山地占耕地77.1%的不利情況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7%;在良種研究推廣上,水稻新品種“品香優秱珍”取得畝產950.3公斤的好成績,刷新了高產紀錄……良種、良技、良機豐“糧倉”,建設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有了堅實的科技基礎。
農民“專”起來。“我是來參加柑橘種植培訓的,‘學院’辦過好多場培訓,我次次都不落下。”在德陽市羅江區鄉村振興人才學院門口,柑橘種植戶楊杰說。這個“學院”不簡單,它是川西北柑橘專家大院,每年有專家常駐;它還是羅江區高素質農民培訓基地,每年舉辦上百場各類農技培訓。“在專家團隊的幫助下,土地增了肥,果實提了質,柑橘質量也更好了,一年能掙10多萬元。”楊杰說。
農機開起來。在南充市西充縣義青觀糧食現代農業園區內的智慧農機服務中心,屏幕正滾動播報農機作業供需信息。“西充縣整合了全縣規模以上農資供銷網點、農機專合社、農機維修等經營主體,建立智慧農機管理平臺。供需雙方通過手機APP實時發布信息,實現了找農機、找機手、找農活等業務的無縫對接。”西充縣農村能源服務中心主任劉梓益說,僅2021年平臺就完成各類網上農業服務1108單,服務面積9.8萬畝,交易金額近1000萬元。
服務沉下來。除了建立服務平臺,西充縣還建立了農業信息發布系統,匯總氣候、水源、土壤等信息,推送給農戶和農業企業。“我們以前沒關注這個信息系統吃了大虧。前段時間縣里推送降溫信息,我們沒重視,結果霜凍讓我們損失600多萬元。”四川天馬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科舉說,“農業技術服務太有用了!”
在德陽羅江略坪鎮,由彭麗管理的俊明農業機械化服務專業合作社用上了智慧大田農業種植系統,受益的農戶有5100多戶。“通過智能系統,我們能實時獲取數據,還能遠程管理農機和機手。不管出現什么情況,都能迅速作出決策。”彭麗自豪地說,充分應用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大大釋放了農村勞動力資源。
在四川,省市縣鄉村都在發展各類農業科技服務組織,創新市場化農技推廣模式,努力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廣安市廣安區有個政企合作項目——“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集智能育秧、農機服務、糧食加工、產品包裝、專家服務等功能于一體,輻射廣安市3縣(區)42個鄉鎮,社會化服務面積達12.3萬畝,能帶動5萬余農戶。這些項目不簡單,銜接著小農戶與現代大農業。
現代化養豬強優勢
回鍋肉是川菜當家菜,要做出一盤肥瘦相間、香氣四溢的回鍋肉,肉質很關鍵。研究發現,瘦肉率在55%左右的豬較為適宜。2014年,四川培育的“川藏黑豬”配套系通過國家審定。2020年,四川出臺《川豬產業振興工作推進方案》,提出把四川建成全國最大的特色風味豬生產基地、全國回鍋肉優質肉品原料供應基地。2022年,四川特色風味豬出欄量達400萬頭。成華豬“嘉林黑豬”、川藏黑豬“黑味美”等多個四川特色風味豬品牌市場占有率正逐步提升。
四川是全國生豬生產大省,2022年,出欄生豬6548.4萬頭,保持全國第一。如何確保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怎樣實現豬肉保供穩價,是四川的必答題。2023年,四川將確保年出欄生豬6000萬頭以上。從穩產保供到擦亮“川豬”金字招牌,都離不開構建現代生豬產業體系,四川正著力打造從源頭到餐桌的生豬全產業鏈。
在遂寧市船山區齊全生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一棟氣派的8層樓房在青山綠水間格外引人注目。這不是辦公樓,是一座養豬樓。“園區總投資約5億元,分布著兩棟8層高的‘樓房式’智能養殖場,每棟樓可容納生豬8000余頭,整個園區年存欄母豬6萬頭,年可銷售160余萬頭豬。”遂寧齊全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童其權告訴記者,“樓房式”養殖場占地僅12畝。相比平地養殖,養殖同等數量的豬只,“樓房養豬”可節約用地90%,節約用水70%,節約人工成本近六成。
“樓房式”智能養殖場既解決了用地、環保等傳統生豬養殖的痛點,又通過集約化管理提高了科技含量,成效顯而易見。事實上,引進現代化養殖企業、強調集群式發展也是四川多年來應對“豬周期”從被動到主動積累下來的經驗。按照規劃,到2025年,四川生豬養殖規模化率要達65%以上。
2020年,為加速四川由生豬生產大省邁向生豬產業強省,川豬產業集群入選全國首批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2022年,該項目區生豬存欄284.71萬頭,能繁母豬存欄27.18萬頭,出欄444.25萬頭,同比分別增長31.84%、35.26%、31.62%。
在集群式發展過程中,規模化養殖場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曾經以生豬養殖為主業的散養戶們又有哪些變化?
童其權介紹,公司為480戶養殖戶提供仔豬、飼料、技術,成品豬賣出收益按四六分成。2022年,公司實現肥豬銷售38.7萬余頭,共計分紅9000余萬元,養殖戶戶均增收18萬多元。南充市高坪溫氏畜牧有限公司則采用“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模式,包回收銷售生豬,保養殖最低收益,帶動家庭農場44戶,年出欄規模14.6萬頭。
發展生豬生產,四川歷來堅持“抓大不放小”。依托大型養殖場發展代養寄養,一大批中小養殖業主正加快融入現代生豬生產中。有條件的養殖大戶加快發展家庭養殖,無條件的散養戶則通過合作入股、共建共享養殖場等模式將分散養殖轉變為集中養殖。
2023年,四川確定493家生豬養殖場為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較2022年新增100家;確定2999家生豬養殖場為省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較2022年新增499家。四川已累計備案專業從事生豬生產的家庭牧場超1.7萬戶。
規模化養殖牢牢扭住產能的“牛鼻子”,彰顯養豬大省多措并舉穩產保供、穩健布局產業轉型的擔當。同樣作為構建現代生豬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四川多地正不斷強化生豬產業科技支撐的力度。
站在明興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觀景平臺上,無疫小區及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盡收眼底,種豬樓建設正在收尾。“長期以來國內的生豬養殖依賴國外豬種,打好生豬種業‘翻身仗’,必須提升核心種源自給率,提升生豬良種覆蓋率。”綿陽明興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鄒中友告訴記者,明興科技正聯合7家生豬種業龍頭企業、社會主體構建共享種公豬站,項目投用后,可實現能繁母豬頭均增加效益1000元以上,助推全省生豬效益年增效5億元以上。
明興農業科技還牽頭聯動四川6家生豬龍頭企業共建區域性聯合育種創新中心,在保證完成國家下達的生豬出欄任務的前提下,力爭將四川能繁母豬從400萬頭降至300萬頭,從而直接減少約200萬噸飼料消耗。
“三臺已建成2個國家級核心育種場且全部加入全國基因組聯合育種計劃,建成1個省級區域性種公豬站、2個區域性種公豬站、2個萬頭生豬擴繁場、16個千頭生豬擴繁場,廣泛采用物聯網、自動溫控、智能飼喂等數字化設施。”時任綿陽市三臺縣委副書記鄧章軍介紹,全縣已入駐生豬養殖國家級龍頭企業5家,多項基礎科學研究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從圈舍到餐桌,四川正著力提升豬肉精深加工能力,培育養殖屠宰一體、加工流通配套的新型產業體系。“十三五”時期,四川生豬年屠宰加工能力超過7000萬頭,冷庫儲藏能力超過30萬噸,精深加工能力達50萬噸,均居全國前列。
提高生豬產業附加值的渠道有哪些?延長加工產業鏈是其一。四川斯坦瑞生態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起于生豬屠宰,止于冷鏈豬肉或腌臘制品,標準化、智能化的流水線有條不紊地運轉著。
“現在每斤豬肉的批發價是11元左右,加工包裝好的五花臘肉每斤賣到50多元,產業鏈在延伸,附加值也在提高。”四川斯坦瑞生態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運強說,2022年末,公司新增一條自動包裝生產線,不僅讓企業在包裝環節的生產能效提升了30%,還讓人工成本下降了2%。
此外,四川正在加速打造一批“川字號”特色生豬品牌。“今年,我們還有新動作。”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畜牧獸醫局局長王世林介紹,將制定出臺生豬產業現代化規劃和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研究建立四川省生豬產業現代化的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國家區域生豬種業創新中心,全力穩產保供。
土特產登臺“唱大戲”
盡管為全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作出了突出貢獻,但四川對自身的短板弱項始終有清醒認識:四川農業長期存在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重生產、輕加工,重產出、輕市場的情況。四川15項農產品產量全國第一,但農產品初加工率僅64%,低于全國6個百分點。四川有農業品牌1000余個,但知名度高、認可度高、溢價率高的名品較少。
怎么辦?解決路徑就是千方百計壯大鄉村產業。
“這個麥冬品質好,每斤20元。”在綿陽三臺縣蘆溪鎮涪城村華松家庭農場,農場主何華蓉剛與客商談好一批訂單。何華蓉是麥冬種植大戶,每到春天特別忙。麥冬常年每斤10元,可今年她家的80余畝麥冬,賣出了近13年來的最好價格。何華蓉說,“我既種麥冬,又養豬牛。麥冬喜水喜肥,每畝能消納6頭至8頭豬的糞污,這叫豬沼藥種養循環。每畝能產麥冬3000斤,正常年景產值達3萬元,除去3000元的肥料費和5000元的人工費,剩余的全是利潤”。
走出何華蓉家,看到附近田間“種著”半米多高的水泥窄柱子。三臺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向榮光介紹,每畝地有60多根柱子,供種植苦瓜絲瓜時搭架用。苦瓜分泌的苦瓜素可以抑制地下害蟲,間種青貯玉米可為麥冬遮陰。近年來,當地探索了糧藥菜復合種植模式。蘆溪鎮黨委書記王俊說,全國七成的麥冬產自三臺縣,核心產區在涪城村。全村1700多戶,家家種麥冬,共有2500多畝,間種玉米2000多畝,年人均收入3萬元。
集中上市遇到價格偏低和保存難題怎么辦?在四川代代為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氣調倉儲物流中心,記者找到了答案。溫度5℃至8℃、濕度75%以內、含氧量3%以內,麥冬在此靜待交割指令。公司建設了5000噸氣調倉儲物流中心,成為山東互聯網中藥材交易中心麥冬產地倉。四川農商銀行三臺網點工作人員陳祥告訴記者,這里是全縣唯一的銀行倉單質押指定倉庫,三臺產區約七成的麥冬由此對外流通。
“公司牽頭成立麥冬產業化聯合體,包括5家龍頭企業、3家科研單位、31家農民合作社、6家家庭農場。”代代為本公司董事長陳崗福說,企業尋找訂單和提供倉儲,合作社提供種苗,科研單位提供技術,家庭農場負責種植,金融機構提供貸款和保險服務,抱團發展。聯合體成立以來,累計實現7.8億元供應鏈金融貸款和4萬畝麥冬種植保險和價格指數保險服務。其中,麥冬價格指數保險是全國首例。
三臺縣是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按照“全產業鏈打造、全價值鏈提升”理念,組建了4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當地改造提升一類益農信息社20個,把中國麥冬電子交易中心、國家生豬交易市場四川市場實體化,電商銷售額達18.6億元。如今,生豬全產業鏈產值達113億元,麥冬即將成為四川省首個全產業鏈產值超50億元的中藥材品種。
效益高不高,要看鏈條牢不牢;產值靚不靚,要看加工強不強;銷路廣不廣,要看品牌響不響。四川立足特色資源,貫通產加銷、協同農文旅,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過去,農民增收一直局限在種養領域,現在四川正從農業單項生產環節向全產業鏈持續增收拓展,布局農民增收的“土特產”大文章。四川打造了“川字號”特色產業集群,完善了利益聯結機制,這不僅僅體現在麥冬上。
在龍安柚之鄉廣安市廣安區龍安鄉,最著名的就是龍安柚。“柚子10元一個。”在龍安鄉群策村的龍安柚母本園,記者偶遇正整枝的種植戶譚庭春。譚庭春一家種了10畝柚子,每畝能結2000顆,產值達3萬元,扣除復合肥和人工費,利潤近2萬元。她感受最深的是,幾年間,柚子知名度起來了,由3元賣到10元,現在都是各地來的回頭客,在地頭就可以發快遞。
龍安柚在這里已有130多年種植歷史。“起初種植沒有規劃,產品標準也不統一,長期只賣3元一個,倉儲設施不足、快遞物流不暢。”群策村群策龍安柚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唐華說,近年來,區里建成了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在村里對接各大快遞企業,柚子通過直播帶貨、電商直銷等方式賣到了全國。
“秘訣是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龍安鄉黨委書記杜海波總結說,園區最大的特點是以三變理念推動三產融合:產區變景區提升了觀賞性;田園變公園解決了參與性;產品變商品提高了售價。龍安還聘請專業團隊設計品牌logo、提煉廣告語,提高產品附加值。
龍安柚的變化是四川農業產業鏈發展的縮影。“四川在全國率先提出,推進生產供應鏈、精深加工鏈、品牌價值鏈‘三鏈同構’,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產業優勢。”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卿足平說,四川推動從“生產型”思維轉向“產業型”思維,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土特產”文章不斷接續。四川著力推動“川字號”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產業集群和產業強鎮,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形成更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另一方面,加快發展現代食品產業,實施農業龍頭企業“排頭兵”工程,提高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今年又有好消息,剛剛完成了“天府糧倉”省級公用品牌的注冊發布,還將選育50個“鏈主”龍頭企業,培育100個“川字號”特色農產品品牌。
新農村描繪新美景
“草樹云山如錦繡”。昔日,李白一句詩勾勒出四川風光的美麗畫卷;今天,這里的人們正在為這片古老土地描繪新風景。
當地干部群眾深刻認識到:推進現代化建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推進現代化建設,就要讓人民群眾的生活越過越好。四川農村戶籍人口超過總人口的60%、常住人口占比超過40%,農村仍是幾千萬農民常住的家園,這些年鄉村面貌已有很大改善,但城鄉差距仍然很大,農村基礎設施仍不完善,公共服務水平還不高。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國第一家“農家樂”在成都開業,中國鄉村自此打開了休閑經濟的大門。“截至2022年,四川已培育形成鄉村旅游景點1363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鎮320個、鄉村民宿等各類經營戶5.3萬余家,全省休閑農業營業收入913.1億元。”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特色產業發展處處長楊彪說,今年將大力發展養生養老、鄉村旅游、文化體驗,培育鄉村多元業態。
原樣復建的“老街建筑群”內,供銷社、雜貨鋪里的商品琳瑯滿目,游客爭相挑選心儀的貨品;灰白相間的農民新居整齊排列,溝渠中清水流淌……游客們說:“帶著孩子來,既領略田園風光,又體驗農耕文化。”不久前,四川公布新增17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遂寧安居區海龍凱歌景區位列其中。
這里是中國沼氣能源革命第一村海龍村。上世紀70年代初,海龍村就因沼氣建設聲名遠播,吸引來自全國各地鄉村的人們來觀摩學習。海龍村深挖沼氣文化資源,聚焦大地景觀化、庭院果蔬化、農村田園化、產業特色化、城鄉一體化,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2018年之前,院里院外到處是雜草,村子外出務工的人有七成。七八年前開個村民會就來5個老人,今天開會少說得來20多個青壯年。農村的人氣越來越旺了。”海龍村黨總支書記熊建說,村里聯合周邊6個行政村共同成立海龍聯村黨委,并組建公司,形成共富聯合體,吸納農戶以閑散資金和土地入股分紅,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前面是航天育種基地,種的是太空蔬菜;那邊是沼氣陳列館,附近利用沼液沼渣種脆桃,林下還套種了遂寧紅薯……”71歲的謝其英是謝婆婆涼粉店店主,每有客人來,她都會開心地介紹村子。她家地處沼氣博覽園,2021年初,村委會申請專項資金,對其房屋風貌改造提升。2022年5月1日,謝婆婆涼粉店開業,當天收入2500元。前后一周,海龍村累計接待游客11萬余人次,旅游綜合收入850余萬元。
以海龍村為核心,以糧油輪作為種植模式,以農文旅融合為重點,安居區創建了海龍凱歌農文旅園區。安居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校長陳勇近年來一直聯系海龍村。他說,園區以“沼氣文化”為脈絡,場景還原建設了文化展廊、農耕文化館、沼氣陳列館等,讓游客沉浸式體驗生產生活情景。一路走來,人們回憶起當年的新能源給農村帶來的變化。
眼下,安居區正聯合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在海龍村打造四川省首個“低碳社區”。沼科所科研處副處長劉刈說,海龍村溫室氣體主要來自生活用能、施用化肥、稻田甲烷、生活垃圾腐爛等。據估算,村里每年碳排放2700多噸,固碳1500噸,差額的1200噸就是減排目標。
傳統與現代、變化與傳承、進城與返鄉……這些發展中的矛盾是當今中國農村面對的普遍問題,在四川,我們看到了答案。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四川尊重實際,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既著眼長遠目標、不違背發展方向,又立足當前實際、不違背發展規律。
如果說沼氣資源讓海龍村改變面貌,那么打造竹鄉竹韻則讓蘭溝村聲名在外。眉山市青神縣蘭溝村,10年前是“爛溝村”,現在是“中國竹編第一村”,也是中國美麗鄉村。“我們村以前破敗,都喊‘爛溝村’,下雨天不是人騎車,而是車騎人。”蘭溝村黨委書記趙小建說,村里竹編歷史悠久,但大多是編成背簍、籮筐等用具。近年來,村里開設了竹編培訓班,教村民們編織精細的竹編藝術品。現在,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家日子好了,村子面貌新了。
美麗村莊展現的是當地鄉村建設的清晰思路。青神縣委常委、副縣長陳亮說,縣里構建了縣鄉村一體化規劃機制,強化鄉村獨特空間形態保護。強調相融共生,相融但不同化,保留鄉愁元素,發揮村落價值。尊重自然生態原真性、保護山水生態基底。事實上,這也是四川省鄉村建設的重要原則。
王曉暉說,要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大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打造功能完備、設施完善、富有特色的現代化鄉村。要突出鄉土特征、文化特質、地域特點,留住鄉風鄉韻鄉愁,使農村各展其長、各美其美。
行走在蜀鄉沃野,我們強烈感受到農業大省的魅力與活力。我國正從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四川發展現代農業的實踐讓我們滿懷信心,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一定能越擦越亮。
(經濟日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徐涵 鐘華林 喬金亮 劉暢 李瞳)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