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通過商事登記自助服務終端設備,刷一下身份證,營業執照立等可取,實現了即辦即結。 沙見龍 攝
中新網濟南12月23日電 題:“潤物細無聲” 山東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塑投資熱土新形象
作者 孫婷婷
“在企業最需要資金時,政府以產業基金‘入股’形式注入1000萬元人民幣資金,5G智能制造生產線改造得以順利實施。”山東華首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紹峰介紹說,和傳統無償“獎補”模式不同,政府財政扶持資金轉變為以“入股”形式注入,解決企業燃眉之急。而且,政府制定股權退出機制,如果企業在一年內將股權回購,政府將讓渡所有財政資金的投資收益。
上述案例是濟寧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縮影。近年來,該市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推出了“助企攀登”行動,對財政資金使用方式進行轉變改革。
資料圖:圖為招聘單位的人力資源人員在線與求職者視頻交流。 趙曉 攝
距離濟寧市百余公里的聊城市莘縣,正在探索構建稅收業務新模式。該縣位于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有“一腳踏三省”之說,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納稅人和繳費人“就近辦”存在不少問題,常常出現“多地跑”“折返跑”等現象。莘縣通過聯合河南省南樂縣、清豐縣、范縣和河北省大名縣,率先簽署了冀魯豫“三省五縣”稅務部門“促進征管服務一體化”框架協議,打破區域壁壘,推動跨省區域稅收征管一體化。
“我們公司總部在河南,之前每個月都需要從莘縣去鄭州辦理稅款申報業務。除了來回跑的成本外,加上受疫情影響,很不方便。”中國石化集團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的辦稅人員黃春霞說,國家稅務總局莘縣稅務局針對頻繁跨省辦理業務的企業,主動靠前服務,讓公司得以在當地就可辦理業務。
在山東省營轉辦綜合協調組組長侯西棟看來,這些變化,正是得益于山東近年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投資興業熱土形象的新思路。當前,該省已進入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關鍵期,“優化營商環境”成為該省進一步激發新動能、提升市場活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殺手锏”之一。
侯西棟告訴記者,“一次辦好”是山東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主線,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政務服務“雙全雙百”工程則是兩大抓手,以此統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深化營商環境、資源要素等領域改革,不斷激發發展動力和活力。
“山東成立了由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第一副組長、相關省領導任副組長的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領導小組,從上層建設上構建強力的工作推進格局。”侯西棟稱,圍繞企業開辦、項目審批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山東各地企業開辦平均時間壓縮為1天,企業簡易注銷公告時間壓縮至20天;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實施“一業一證”改革,實現企業“拿證即開業”,辦事環節、申請材料、審批時間平均壓減70%以上;積極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數量由112項精簡為48項。
近兩年來,山東地方官員向企業“干股”、利用職務便利向企業推銷產品謀利、濫用職權造成企業經濟損失等問題,均被列為嚴重損害營商環境典型問題予以公開曝光,彰顯山東優化營商環境決心。
據了解,按照2021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山東躋身中國營商環境第一方陣,位列第五位,位次排在浙江、廣東、上海、江蘇之后,是前五名中唯一一個中國北方省份。(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