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復學校的育人擔當
2021年8月,畢業(yè)于湘鄉(xiāng)市東山學校的高三學子李思泉,拖著行李來到長沙。那一刻,他正式開啟了復讀的日子。
這是李思泉的“后高考時代”,也是湖南每年復讀生的縮影。
有人說,“高四”暗無天日,但李思泉卻過得豐富多彩。忙碌的學習之余,他獲得了不少鍛煉機會:在學校生日會上發(fā)言、作為全校第一名分享經(jīng)驗、協(xié)助老師策劃活動……這些經(jīng)歷,讓天生喜歡展示自己的李思泉,很快適應了新生活。
“這里看重的,是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李思泉說的“這里”,指的是長沙市用心高復學校(以下簡稱用心高復),一所成立不到兩年的全日制民辦高考復讀學校。
誠然,“復讀”與“提分”有著緊密的關(guān)系。但用心高復從未把這層關(guān)系凌駕在教育之上。
這一點,從學校布局即可看出。進入校門,映入眼簾的是“立德樹人、為國育才”的標語;從校門向外遠眺,讀到的是“家族希望、國家棟梁”的寄望。
“學校堅持把‘做有擔當?shù)闹袊恕斪餍叛觥!庇眯慕逃瘓F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用心高復黨支部書記、校長虞貴明始終認為,復讀只是載體,用心高復的本質(zhì)是一所學校,為社會培養(yǎng)素質(zhì)全面的綜合性人才,才是他們辦學的題中之義。
紅心,為國育才的必答題
除了12月份,每個月的最后一天,虞貴明必定會去韶山,在學習中跨月。這在用心高復,是一條心照不宣的規(guī)律。虞貴明已經(jīng)堅持了13年。
作為一名擁有28年黨齡的黨員,虞貴明有著自己的一顆紅心。
2008年12月26日,用心教育集團創(chuàng)立。2017年,教育部提出要加強民辦教育的規(guī)范管理,虞貴明主動組建用心支部,成為長沙市第一批成立黨支部的民辦教育機構(gòu)。為了給用心高復選址,虞貴明跑了68個地方,最終將學校設立在好人故鄉(xiāng)望城,成立日也特意選擇了雷鋒的誕生之日。
“希望學校傳承這份紅色基因。”帶著這份傳承,虞貴明在學校建章立制,以“黨建帶校建”為目標,提出“七個一”(上一堂課、讀一本書、學一個先進、幫一個人、做一件事、盡一份孝、守一顆初心)、“七個結(jié)合”(黨建工作與企業(yè)文化、隊伍建設、教育教學、師訓管理、經(jīng)營發(fā)展、安全教育、公益事業(yè)相結(jié)合)的治校方略。
落實“黨建引領”的前提不在于“如何引領”,而是“引領什么”。正是因為明白了這點,用心高復所有的黨建工作,始終圍繞一個中心,那就是“立德樹人、為國育才”,培養(yǎng)“愛黨、愛國、愛家”的優(yōu)秀人才,讓所有用心高復學子都擁有一顆紅心。
虞貴明的辦公室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圓夢談心室”。每隔一段時間,他會邀請學生或者家長一起聊聊天。
“本以為聊的是學習,沒想到虞校長要我堅守本心,做一個正直的人。”2109班的梁文祥說,之前高中三年他從未接觸過校領導,來到用心高復后,他也一心撲在學習上,虞校長的囑托多少讓他有些意外。那一次談心,讓梁文祥明白,考取大學并非人生的唯一目標。
當然,這項工作的執(zhí)行者遠不止虞貴明一人。學校專門設立了“導師制”,目的是讓黨員教師為學生樹立人生航標。
“指導的落腳點,其實就是關(guān)心學生生活。”教務處的印鳳說這句話時雖然云淡風輕,但她也知道,要深入學生的生活并不容易。
印鳳介紹,學校實行“62317”陪伴模式,即從早上6點到晚上23點,每天17個小時,都有老師陪著孩子。于是,教室里、操場上、寢室里、飯桌上,隨處可見老師與學生聊天的場景。一次散步、一次陪餐,或者是一句問候、一個微笑,都是為學生人生護航的契機。
立德樹人的具體做法,會下沉到孩子身上。
“你為什么選擇復讀?”就讀用心高復的學生,必須經(jīng)過面試。最終什么樣的孩子會被錄取?用虞貴明的話說,不是分數(shù)高,而是眼睛里有光的孩子,“復讀不難,但過程艱苦,需要信仰才能堅持下去。考多少分,考取什么大學,都不能稱之為信仰。”
在虞貴明看來,復讀生來自不同的學校,想要確立正確的信仰,只有一種途徑,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要讓學生在紅色文化熏陶中,培養(yǎng)家國情懷,努力成為國之棟梁。”在復讀學校開思政課,虞貴明被人笑話是“外行”,但他仍然堅持。
在用心高復,思政課不僅班主任要講,校領導也要講。學校黨支部與政教處聯(lián)合研發(fā)了適合復讀生的校長思政課,每月走進一個班上一次,每個季度大會上一次。校長思政課生動有趣,效果斐然。
思政課的目的只是讓學生感動與落淚嗎?當然不是。
常年和學生打交道的周黎,很清楚部分復讀生的心態(tài)。他們認為高考失利只是一次偶然,而這種僥幸心理會被帶到復讀中,導致難以沉下心專注學習。
為此,用心高復將“毛主席的求學故事”和“文家市光輝起點”,作為思政必修課。同時,學校還組織了相應的研學活動。“既要讓學生感受求學的艱苦,也要讓他們認清現(xiàn)實,敢于面對失敗。”周黎說。
王芊芊是用心高復第一屆畢業(yè)生,雖然她復讀意愿強烈,卻一直無法把學習落到實處。“當我身處文家市,還原了那些歷史場景,才明白重新出發(fā)的真正含義。”在一次次的思想建設中,王芊芊逐漸摘掉了惰學的情緒,變成老師和學生眼中“努力”“勤奮”的代名詞。
2021年6月,王芊芊如愿被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錄取。在選擇專業(yè)時,她填報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這大概就是連鎖反應吧。”王芊芊說,她對紅色故事的喜歡,已延伸至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注。大學里,她積極參加微黨課競賽,還被評為最佳講手。她期待著自己學成后,回到用心高復,為學弟學妹講黨課。
信心,終身受益的加分題
為什么每年12月的最后一天不去韶山?虞貴明并非給自己放假,而是他要駐守集團,與教職工開展讀書跨年活動。這樣跨年,他也已經(jīng)堅持了13年。這場讀書會一共持續(xù)4個小時,其間,大家共讀一本書,互相交流,辭舊迎新,共同進步。
對待學習,虞貴明認為,不光要持續(xù),還要學會學習。作用在學生身上,則是提升他們的學習力,從而讓他們擁有不斷前行的信心。
班主任劉文文接手一個新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指導學生做學習計劃表。這張計劃表詳細到“起床就寢”“吃飯用時”“鞏固與預習時間占比”等,而且根據(jù)不同孩子的能力以及他們知識掌握的情況,班主任要求學生每天修改計劃表,直到養(yǎng)成習慣。
劉文文說,高考時,學生寫不完試卷的情況常常發(fā)生。究其原因,是他們?nèi)狈侠戆才艜r間的能力。放在平時,就是學習效率低下。而這種打牢基本功的“限時訓練”,目的是把每一位學生打造成“時間管理大師”。
這只是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第一步。
個子小小的楊霞,自稱以前沒有時間觀念,經(jīng)常做事拖拉,導致學習任務越積越多,最后只好放棄。“現(xiàn)在每次翻開本子,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對楊霞來說,她最大的收獲不是實現(xiàn)了今日事今日畢,而是學會了不懂就問,遇到難題立刻向老師請教,“不想耽擱,因為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這項訓練從正面解讀,解決了學習效率問題,但從側(cè)面解讀,則是通過細化目標,讓學生沒有空隙陷入負面情緒中。“復讀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遇到瓶頸期,與其心慌躊躇,不如在實際行動中度過瓶頸期。”劉文文說。
這里的“實際行動”不單單只有學習,還有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各項活動。
有一次,物理方向與歷史方向兩個班,共同策劃了一場成語詩詞大會。盡管物理班最終沒能挑戰(zhàn)成功,但兩個班的學生都玩得很開心。學習之余,學校還有籃球賽、乒乓球賽、美食節(jié)、才藝展示、升旗儀式等各種活動。“每周體育課從不缺席。我在籃球比賽后參加的月考,沒想到考得挺好。”梁文祥又一次被驚喜到,一所復讀學校的活動居然這么多。
學校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復讀生增添了一抹亮色
除此之外,學校每個月安排一場“大家講座”,邀請不同領域的大咖,講述勵志故事。湖南省軍區(qū)原副政委魏永景將軍講述1998年抗洪、2008年抗冰救災的細節(jié);北京大學研究生校外導師周洪剛,以“等你在北大”為題,喚醒了學生的奮斗目標;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劉鐵芳教授,以“培育有根有魂的中國人”為題,激發(fā)了全校師生的自豪感;中央美術(shù)學院教授吳嘯海,用自己3次復讀,講述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經(jīng)歷,激發(fā)學生的昂揚斗志……
“學校好像知道,在哪個時間點,我們需要什么。”有一次月考,李明昊的地理成績連滑兩個檔次。處于自我懷疑期的他,恰好聽到了吳瀟海教授的講座,再次堅定了復讀的初心。
怎么解釋學校這恰到好處的安排?這還得從虞貴明的特殊身份說起。“這應該是長沙市唯一一個由復讀學生家長辦復讀學校的。”2018年,虞貴明的兒子高考失利,選擇復讀。而他當時正在籌備成立用心高復,為了陪兒子,只好推遲計劃。
接下來的一年,虞貴明并沒閑著。他從各方面了解兒子的心理狀態(tài)和需求,為此總結(jié)出復讀生關(guān)鍵的“5個節(jié)點”。
“每個節(jié)點,他們有不同的情緒變化。有時需要‘打雞血’,有時需要寬慰,有時需要警示,有時需要調(diào)整。”不管學生需要的是什么,虞貴明意識到,只有解決了孩子的情緒問題,才能幫助他們獲得學習的動力,也就是內(nèi)驅(qū)力。
為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聯(lián)合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設立了“劉鐵芳教授工作室和心理咨詢室”,定時邀請專家坐診,提供心理咨詢。但更多的時候,學校教職工扮演了心理疏導員的角色。
第一屆畢業(yè)生黃寧,在八省聯(lián)考的前一天,因為過度緊張失眠。第二天走進考場,他腦子時不時出現(xiàn)空白,題目讀了好幾遍。結(jié)果自然是成績不理想。備受打擊的黃寧,一連好幾天都打不起精神。
這一切,班主任看在眼里。于是,班主任找黃寧聊天的次數(shù)多了起來,就連中午吃飯,也會刻意坐在他旁邊。有時分析成績,偶爾說些安慰的話,有時也會天南海北地聊。很少被老師關(guān)注的黃寧,也正因為如此貼心的舉動,漸漸恢復了信心。
如今,黃寧回想起復讀期間得到的溫暖,除了班主任的陪伴,還有校長親手做的食物,宿管阿姨送上的一碗泡面,老師請客吃的冰激凌……
用心,圓夢高飛的證明題
在用心高復,老師給學生花錢,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過生日有禮物,成績進步了有禮物,就連冬天的第一場雪,也能成為學生“索要”禮物的理由。
“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但孩子能感受到關(guān)愛。”很多班主任表示,她們給學生花錢從來不眨眼,但老師們最不吝嗇的,其實是“用心”。
“班上有一位男生經(jīng)常遲到,有一次被我抓到,打算對他略施懲罰,但他不服氣。沒辦法,只能嚴肅批評了。”周麗雖然很生氣,但看得出來,男生也氣到一臉通紅。為了緩和氣氛,周麗提醒副班主任,時刻觀察男生的情緒,在恰當?shù)臅r機安撫一下。
在周麗的建議下,副班主任在晚上熄燈前找男生聊天,輕聲細語地分析他遲到的行為,也分析周麗發(fā)脾氣的原因。最終,男生解開了心里的疙瘩,第二天迎面碰到周麗時,還微笑著主動打招呼。
不論是賞罰分明,還是“雙班主任”機制,學校的這些“心機”,體現(xiàn)的都是“用心”。在這里,用心對待孩子,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站在學生立場,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
去年招生時,招生辦來了一個高考640多分,被北京交通大學錄取的女生。雖然女生跟著父母一起來咨詢,但顯然父母不太同意復讀這條路。
看著父母滿臉焦急,虞貴明單獨跟女生聊起來。“你是不是不滿意被錄取的學校,非要上清華北大?”在得到否定回答后,虞貴明開始了“勸退”工作。
“你的勇氣可嘉,但實現(xiàn)夢想,不是只有復讀一條路。”虞貴明告訴女生,只要她拿出復讀40%的努力用于大學學習,全力以赴爭取到轉(zhuǎn)專業(yè)的資格,一樣也能實現(xiàn)夢想。
這條建議讓女生茅塞頓開,當下就決定去讀大學。原本心情沉重的一家人,開心地離開了用心高復。一年后,女生通過努力,成功地轉(zhuǎn)到了心儀的計算機專業(yè)。
學校的“用心”,還體現(xiàn)在為學生提供終身指導。
“孩子的復讀生活只有10個月,但是我們希望在這一過程中,改變或者完善他們過去3年,甚至12年的行為習慣以及視野格局。”作為生涯規(guī)劃師,校董周海冬提供的指導,貫穿在學生復讀的每一個階段,“第一步是了解學生的夢想;第二步是通過專業(yè)測評,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家庭背景,為其職業(yè)方向提供建議。”
袁樹林,來自懷化的一名女生。復讀之初,她的理想是進入金融行業(yè)。因為家庭條件一般,她想通過涉足這個熱門行業(yè),改善家里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但周海冬分析認為,女孩的成長環(huán)境并不適合學金融。假如日后進入這個行業(yè),說不定還會給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帶來負債壓力。“經(jīng)過長時間的溝通,最終填報志愿的時候,她選擇了師范類專業(yè)。”周海冬說。
類似的生涯規(guī)劃指導,既能具體到高考志愿填報,也能分散到每一個育人細節(jié),潤物無聲。比如,學校在每年4月,組織全校師生通過培訓,考取紅十字救護員證,掌握自救與救人的能力。又比如,2021年暑假,學校召集了30名畢業(yè)生回到學校實習。名義是實習,其實是學校為即將走向社會的學生提供的過渡。在這期間,老師會教他們做PPT、維護公眾號,也會根據(jù)他們未來的職業(yè)目標,督促指導其考研、申請入黨、考教師資格證甚至是駕駛證等。
第一屆學生畢業(yè)后,虞貴明對他們進行了回訪。首站去了南華大學和湖南工學院,進到寢室跟學生交流。這一幕讓同寢室的其他學生感慨道:這是“別人家的校長”。
未來,虞貴明還想跟蹤了解學生就業(yè)后的生活情況。他這么做的初衷,也是在踐行自己的教育理想:我們用心做教育,不是做一陣子,而是做一輩子。
老師為學生慶祝18歲生日
相關(guān)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