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征兆##阿爾茨海默病癥狀#等相關話題層出不窮,關于阿爾茨海默病的討論也在不斷深入。大眾之所以如此關注這一病癥,一方面,與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人數持續增長有關,相關專家表示,“目前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病人數大約在1000萬,但早期就診率只有14%,即便是晚期患者,就診率也只有34%。”另一方面,阿爾茨海默病在治療上的難度非常大,且起病隱匿期比較長,早期不易被發現。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和治療引起了社會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研究過程中有觀點指出,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神經炎癥性疾病,神經炎癥早期即已發生且始終貫穿全病程。還有多項國內外研究結果表明,腸道菌群失衡,造成菌群代謝產物紊亂,可能誘發外周免疫異常,進而誘導中樞神經炎癥的發生。這意味著腸道菌群可通過神經炎癥介導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病程發展,且早于β-淀粉樣蛋白(Aβ)等病理特征。
基于上述理論研究,?國產原創藥物甘露特鈉膠囊(下稱GV-971)于2019年上市,成為國際上首個通過腦腸軸機制系統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2022年、2023年,該藥連續兩次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機會,也減輕了疾病負擔。
在腦腸軸理論的深入研究中,去年行業知名教授(阿爾茨海默病領域知名專家、芝加哥大學神經生物學系分子神經生物學中心主任Sangram S. Sisodia教授)通過Tau病小鼠模型中ApoE亞型和腸道菌群依賴的神經變性進展[1]研究,對腦腸軸機制通過GV-971的治療效用得到了進一步解釋。
這項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GV-971可修飾腸道菌群組成,減少Aβ斑塊。此外,GV-971還顯著降低了小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的激活,從而抑制神經炎癥發生。這項研究重復并支持了耿美玉教授團隊在Cell Research發表的GV-971和腦腸軸的相關治療機制[2],在證實了靶向腦腸軸可以影響特定菌群及其代謝產物的基礎上,還可以抑制神經炎癥并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病理標志物沉積,進一步完善了腦腸軸理論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機制證據拼圖”。
?GV-971機制示意圖
相信接下來,在專家和教授的持續深入研究中,腦腸軸理論以及GV-971的治療表現,勢必會得到更多臨床認可,從而發現腦腸軸理論在更多認知障礙疾病上發揮的積極治療作用,為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
1.Seo D, O’Donnell D, Jain N, et al. ApoE isoform–and microbiota-dependent progression of neurodegener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tauopathy[J]. Science, 2023, 379(6628): e阿爾茨海默病d1236.
2.Wang X, Sun G, Feng T, et al. Sodium oligomannate therapeutically remodels gut microbiota and suppresses gut bacterial amino acids-shaped neuroinflammation to inhibit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ion[J]. Cell research, 2019, 29(10): 787-803.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