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并要求“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新時代,我們面臨一些重要的戰略任務。比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應對老齡化挑戰,國際競爭與合作。新時代的重要戰略任務與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這二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
一、經濟高質量發展
如何理解高質量發展?可能大家更習慣從生產角度或是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談經濟高質量發展,其實除高效產出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角度是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中國已經跨過了貧窮和資源短缺的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需求角度看,高質量發展下的產出要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今后一段時間,消費將越來越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當經濟尚不發達時,投資的拉動作用非常重要。經濟發達后,人們對物質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滿足最基本的需要上,比如穿衣不僅為了保暖,還要有體現個性的各種款式。當產品不能滿足人們的個性需求時,很可能無法售出。這就是為什么國家越發達,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越大。所有發達國家,消費在GDP中所占比重均超過50%,相比之下,中國的占比仍然較低。經濟學理論也反映上述問題,古典經濟學強調供給,新的經濟學,特別是“凱恩斯革命”以后的經濟學,更加強調需求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誰來拉動消費?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要有收入,進一步推理的話,就是要解決消費者的收入問題或者就業問題。民營經濟創造了大部分的就業崗位。二是從產品有效滿足市場需求來看,民營經濟受到利潤動力和競爭壓力的雙重作用,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二、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前段時間,提到“共同富?!?#xff0c;大家更多關注的是分配問題,現在要進一步解決的是“未富人群”的收入問題。誰是“未富人群”?2019年我國GDP達986515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所以,真正的“未富人群”是廣大的農村人口。推進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不能一味地讓農民搞傳統農業,而是要向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顯示,中小企業的從業人數占全部企業從業人數的比例達到80%。2021年中國私營個體就業總數達到4億人,較2012年增加了2億多人。未來,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為鄉村振興賦能添翼。
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創新發展不僅要進行“改進型創新”,還要重視“源創新”。推動創新發展同樣需要動力和壓力,需要形成機制。如何構建激勵機制,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舉個例子,以前的分配機制是農民先留口糧,再交公糧,改革開放初期,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提出“包產到戶”,也就是“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農戶自己的”。此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生產動力,也產生了一定壓力,使農民更為主動地提高農業生產率。所以,推動創新發展不能僅看投入,還要構建能夠帶來動力和壓力的機制,民營經濟就能提供這樣的環境。
在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80%。民營經濟涉及信息技術、醫療、汽車等各領域,具有很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在2022年全球最具創新力的50家公司中,中國公司有7家上榜,分別是華為、阿里巴巴、聯想、京東、小米、騰訊和字節跳動。在“2023年度全球創新百強”榜單中,中國有13家公司上榜,大多數也是民營企業。
四、應對老齡化挑戰
2022年,我國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人們對老齡化的擔憂加重。面對老齡化問題,中國人口基數如此龐大,不必過分擔憂或恐懼。老齡化現象本身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正?,F象。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老齡化程度較低。
從2018年到2019年老年人口就業率的國際比較看,中國60—64歲人口的就業率為26.9%,德國、瑞典、日本的就業率均超過60%;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的就業率為18.1%,處于中等水平。從國內的城鄉對比看,鄉村老年人口就業率遠高于城市。
五、國際競爭與合作
中國民營經濟在對外貿易當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2020年,中國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6.6%。
目前,國際社會已經從追求“互惠共贏”到追求“對等公平”。未來,面對國際競爭與合作,我們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總之,完成新時代的重要戰略任務,需要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應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 海聞)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