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量子計算機、腦機接口、超大規模新型智算中心……未來產業是帶動產業升級、改變競爭格局、催生增長動能的關鍵力量,吸引了一大批民營企業布局。如何更好布局未來產業賽道,記者采訪了民營企業和專家學者。
爭先,搶抓發展主動權
“這根頭發絲粗細的微針上有64個通道,可以采集單個神經元放電情況,把腦電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并進行解析,同時每個通道也可以實現電刺激達到神經調控目的,實現大腦和外部設備的雙向交流。”武漢衷華腦機融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臨床醫學業務相關負責人梁彥峰告訴記者,公司自主研發的6萬5千通道雙向植入式腦機接口系統,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腦機接口是民營企業發展未來產業的代表性領域之一。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半年多來,民營企業迅速行動、加大布局。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振興國際智庫理事長李志起認為,民營企業規模較小,傾向于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力、獲得增長點,且組織結構扁平,決策效率高,能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此外,民營企業家通常具有較強的冒險精神,敢于投資新事物。
“發展未來產業是搶抓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普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虎表示,公司成立以來就錨定低空經濟,目前已形成集無人機研發、生產、銷售等于一體的完整鏈條,取得了先發優勢。陳虎坦言,低空經濟行穩致遠,離不開政策的多維度幫扶。在2023年度武漢市規上企業認定以及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政策中,普宙科技得到了實質性幫扶。
各地謀劃未來產業的勢頭方興未艾,紛紛制定專門的規劃、方案、細則,為民營企業發展未來產業營造良好環境,如《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深圳市戰新與未來產業空間布局規劃》等,涉及產業集群打造、應用場景建設、技術資金支持等多個方面。
自身發展所需、市場需求增長,加之政府部門強化支持力度,使民營企業積極投身未來產業。相關數據顯示,從事空天技術、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的企業數量從2019年底的14萬余家上升到今年5月底的36萬余家,其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96%。
向新,攻占技術制高點
未來產業具有技術上的顛覆性和成果轉化的不確定性,從當前發展情況來看,傳統產業的高端化升級和前沿技術的產業化落地是民企競逐新賽道的主要“打法”。
一方面,人工智能等領域民營企業正與傳統產業“共同進化”。
“人工智能的落地,必須與各行各業場景深度融合,對傳統產業的賦能是多方面的。”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印奇介紹,以倉儲物流行業為例,公司將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與物流自動化系統結合,對工廠進行數智化升級,為客戶帶來更好的投入產出比。
李志起認為,通過引進尖端技術、新興技術,傳統行業能夠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產品質量、開辟出新的商業模式。
另一方面,致力于前沿技術探索的民營企業,將“落地”擺在優先位置。
以腦機接口為例,其在生物醫學、運動康復等領域有很大的研究意義和發展潛力,但目前多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當下我們的重點就是促使其產業化,一定要有實質性產品產出、投入市場。”梁彥峰說。
李志起認為,技術可行性和市場接受度是企業首要考慮的問題,需要確保新技術在大規模生產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并通過市場測試評估成本效益。一批起步較早的新興產業已經看到了不斷成熟、擴大的應用場景。“我們的應用場景涵蓋公安、城管、園林、交通、應急、消防、環保等多個領域。”陳虎介紹,普宙科技已服務全球100多個城市,后續將推動更多新技術與應用場景結合。
求效,走好產業發展路
無論是賦能傳統產業還是推動產品落地,未來產業都需要技術、人才、資金、數據等要素的密集投入。
陳虎介紹,普宙科技擁有278件專利,員工中有60%以上從事研發。梁彥峰告訴記者,其團隊內部包含臨床醫學、生物醫學、軟件算法、微機電系統、芯片設計等各領域人才,并與多家醫院、學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資金籌措和使用效率直接關系產業化成敗。”李志起建議,民營企業要尋求多元化融資渠道,確保產業化過程中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框架,更好識別、評估和應對風險。
也要看到,未來產業投入高、周期長。更好促進未來產業發展,民營企業仍有不少訴求:“希望立足于工業制造、智慧物流、具身智能等實體產業體系,重點開放一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鼓勵知識產權融資,促進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融合,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對于新領域新行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的同時,簡化行政審批手續”……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培育未來產業也不能用一個模子、搞齊步走。李志起認為,要堅持梯次培育原則。這不僅符合產業科學發展的規律,還能優化資源配置,確保不同階段的企業都能得到適當的支持與引導。有關部門要明確各階段培育目標,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差異化的支持,助力行業實現穩健持續的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曾詩陽)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