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雙年一展的北京車展因疫情于2022年“缺席”,因此2024北京車展是闊別四年的回歸。然而恰恰是在這“空窗”的四年,全球汽車產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最為顯著的變化是,曾經在2020北京車展上代表未來趨勢的新能源汽車如今已經成了當仁不讓的主流,以至于有媒體人士戲稱,此次北京車展所有展車加起來的排放量還不如展館外抽煙人群造成的空氣污染。與之形成互文的是,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在今年4月上半月一度超過了50%。
汽車市場另一個值得關注的“50%”也是這四年間發生的重大變化之一。就在2023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一舉超過了50%,達到了56%,創下了歷史最高值。而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數字背后,同樣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作為強力支撐。
在新能源之后,下一個趨勢是什么?答案是智能化。業界通常用汽車業變革“下半場”是智能化來描述這一趨勢。在此次北京車展上,一個直觀的表現是“無新車不智能”,智能化趨勢也讓科技企業不再是作為默默無聞的“幕后”,而是走到了汽車業的臺前,站在了聚光燈下。
有媒體人士歸納了車展第一天的“四大頂流”——比亞迪、華為、雷軍、周鴻祎。比亞迪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一哥”自不必言,科技感、未來感拉滿的新品亦是站在了智能化的潮頭。另三個“頂流”則都是科技圈“大佬”:三年造出小米汽車的雷軍“自帶流量”;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不僅是哪吒汽車的投資者,而且是近期汽車圈直播風的開創者;華為的出圈則是因其在諸多領域的硬核科技實力,此次車展上華為不僅擁有多個展位,賽力斯、北汽、奇瑞、江淮等多家車企也在車展上重點展示與華為的合作車型,哪吒、小鵬、比亞迪、長城、理想等則加入了華為數字能源攜手充電運營商及產業伙伴成立的“超充聯盟”,讓華為成為此次北京車展的“高頻詞”。
業界有觀點認為,汽車業正在經歷一場革命性的變革,這場變革是汽車動力源從燃油到電能的變化,是汽車從代步工具到智能終端的變化,更是整個汽車業生態鏈的改變、行業格局的重新塑造,這場變革也使得汽車業與科技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當科技加持成為迅速發展的汽車業競爭的重要籌碼,作為科技風向標的華為,為汽車業注入科技含量則成為一種新的歷史使命。
任何一個國家汽車產業的發展確實需要頭部的車企,但背后一定有一至兩個零部件供應巨頭,如德國的博世和大陸、日本的電裝、韓國的摩比斯、法國的法雷奧等。在汽車業變革“下半場”,華為最有可能成為智能化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中的“博世”,而如今“含華為量”已成為衡量汽車智能化的刻度之一。當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透露華為的愿景是“把智能帶入每一輛車,引領全球汽車第二個百年變革”,一場由科技企業引領的汽車業變革儼然已經拉開了帷幕。(記者:吳蔚)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