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李冰)被稱為中國經濟“晴雨表”的中國企業500強2010年最新榜單日前出爐。值得注意的是,榜單中高科技等新興產業入圍數目有所增加,而資源性企業數目則相對減少。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變化折射出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的必然趨勢。
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這份榜單顯示,鋼鐵、有色金屬等資源性企業入圍榜單的數目呈現出減少趨勢,而服務類、消費類以及一批新興產業的企業入圍數卻在明顯增多。江西、浙江的一些LED、太陽能等新興產業的企業開始進入榜單。
資料顯示,從2004年到2010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的鋼鐵企業數分別為57、60、71、89、89、65、58家,近兩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中國企業家聯合會副理事長李建明透露,鋼鐵大省河北和煤炭大省山西過去分別有多家鋼鐵和煤炭企業進入500強榜單,但是因為企業兼并重組或外部需求萎縮,入圍企業數都減少1-2家。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繆榮分析稱:“此長彼消正是中國近年來推進的提高資源使用率、保護生態環境、加強自主創新,促進整體經濟增長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的戰略效果顯現。”
對此,業內人士也表示,從2010年中國500強企業榜單來看,越來越多高科技企業的排名出現上升,而今年500強企業擁有16.9萬項專利,比上年增長了13.3%,擁有專利超過1000項的企業已經達到41家,其中相當部分是高科技企業。有17家企業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超過5%。平均研發費用達到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4%以上。上述人士認為:“科技對企業發展起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科技含量越高,未來的盈利能力將會越強,像鋼鐵、煤炭等資源性企業因科技附加值低以及兼并重組加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淡出500強榜單。”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