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強調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建設美麗中國作為全新的理念,伴隨我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應運而生,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執政規律的把握更加科學、對執政理念的認識更加深化、對執政能力的建設更加重視,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對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承續著“青春中國”、“可愛中國”、“富強民主文明中國”、“和諧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描繪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前景。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是黨的領導經驗的深刻總結,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主干線、大舞臺和著力點。建設美麗中國,是當代中國環保人新的時代責任,廣大環保工作者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牢牢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這個根本,努力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引領者、推動者、實踐者,當好表率、走在前列。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托起美麗“中國夢”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和有效保證,只有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才能實現美麗中國夢。共筑美麗中國夢,必須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多措并舉,堅決打好“治污降霾?保衛藍天”攻堅戰,努力消除人民群眾的“心肺之患”。積極推進,扎實做好農村連片整治工作,顯著改善廣大農村的環境面貌??穗y攻堅,強勢推進污染減排工作,有效降低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鐵面無私,嚴查嚴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共筑美麗中國夢,必須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促進綠色轉型發展。優化區域發展布局,實現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活空間宜居舒適、生產空間集約高效。嚴把環境準入關口、倒逼發展轉型升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推動產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化,促進陳倉經濟的友好又快發展。
共筑美麗中國夢,必須構建綠色生態系統,打造宜居生態環境。全面深化生態區、生態鎮、生態村三級聯創活動,努力創建國家生態區。深入開展生態園林城市和以綠色機關、社區、學校、企業為主要內容的“綠色文明示范工程”創建活動,讓人民群眾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加大天然林、秦嶺北麓、人工濕地生態保護力度,加強小流域、坡耕地綜合治理,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功能,增加生態系統共給,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堅持群眾路線 共筑美麗“中國夢” 堅持群眾路線,必須切實將群眾路線貫穿于環保工作實踐。以環境保護工作來說,就是要將維護和保障群眾環境權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環境保護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群眾期望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在優美舒適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環境質量好壞成為群眾幸福感的重要指標之一,環境保護工作就是要切實保障空氣、飲用水源、土壤、生態環境安全,整治受污染的區域和流域,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增強群眾幸福感。
堅持群眾路線,必須要跟得上群眾日益增長的環境需求。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不再僅限于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追求更高標準的生活質量,包括優美舒適的環境質量,這就對環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保工作要緊密結合群眾需求,急群眾所急,情為民所系,不斷開拓創新,提高工作標準,改進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成效,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與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和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堅持群眾路線,必須要緊緊依靠群眾。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其經驗和智慧契合了社會發展規律,其愿望和訴求反映著社會前進脈搏。環保工作要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讓廣大群眾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同保護生態環境。要推進全民參與,動員全社會關心、參與、支持和監督環保規劃和計劃的實施,推動建立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鼓勵全民參與污染防治工作,利用群眾力量監督、舉報環境違法行為,在全社會形成環境自覺、拒絕污染的強大氛圍。
總之,對廣大環保工作者來說,踐行群眾路線,就是要緊密結合環保工作實際,切實改進作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努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作者簡介:周為平,記者、資深媒體人。江蘇鹽城人,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吨袊鷳B觀察》調研中心主任。1997年從事媒體工作,歷任《新華日報》社采編、《環境與生活》雜志社采編部主任、《保健時報》記者、《中國生態觀察》調研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