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華集團”)創建于1988年,是一家以研制、生產、銷售橋、門式起重機械、港口機械,電動葫蘆,減速機,礦用機械,停車設備,特種機器人等產品為主的大型裝備制造企業集團,是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處于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行業地位。連續10年進入“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連續6年進入“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
衛華集團于2000年12月成立黨支部,2006年11月成立集團黨委。截至目前,衛華已經從黨支部成立之初的12名黨員發展到下設2個黨總支、26個黨支部共495名黨員,實現了黨組織在企業的全覆蓋。經過20年的黨建經驗摸索與實踐,衛華集團黨委先后榮獲“全省五好基層黨組織”“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非公有制企業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業的數量和作用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在整個黨建工作中越來越重要,必須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實實抓好。
衛華集團黨委積極創新黨建工作,瞄準建設服務型黨組織這條主線,探索出適合于衛華自身發展的“四個服務”模式黨建經驗,即“服務企業發展、服務職工群眾、服務人才開發、服務文化建設”。
一、服務企業發展,把黨組織的作用體現在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
1.班子共融。集團黨委采取了黨企“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體制,黨委書記任總裁,黨委委員全部進入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管層,各黨總支書記和黨支部書記均由高級管理人員擔任。集團黨委每年召開不少于2次黨委會,每季度召開1次黨政聯席會,會議研究范圍包括黨的建設、企業經營、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公益等方面。形成了黨組織班子與企業行政班子交叉任職、雙向支持,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融合共進的局面,從體制上解決黨政“兩張皮”的現象。
2.創新方式。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以“雙強六好”黨組織創建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自2018年以來,衛華集團黨委先后在內部開展5次“三型”黨支部觀摩評比活動,使支部在“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創建定位上更加明晰準確,將企業管理中的標桿管理方法運用到支部建設工作當中,開展對標管理,在黨組織內部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工作學習氛圍。
3.實施監督。黨組織樹立“監督也是支持、引導就是服務”的觀念,通過完善雙向溝通協商懇談制度,黨組織向企業管理層主動提建議、定期協商發展,每年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黨員、職工參與企業管理,保證正確決策有效執行、民主管理更加高效、各方權益得到維護,促進企業更好地發揮社會價值。
4.黨建合作。集團黨委認為,黨建聯盟是探索黨建的新模式,有利于加強衛華黨建工作,促進創建服務型黨組織工作。先后與鞍鋼、中交一航局等簽署了黨建與經營戰略合作協議,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種設備局、中國建設銀行總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河南分行、光大銀行河南分行等多家單位開展黨建工作交流。2020年6月,衛華集團被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命名為首批“非公企業黨建示范點”。
二、服務職工群眾,把黨的工作重心放在團結凝聚職工群眾上
1.搭建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工會、團委、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搭建黨群活動平臺;把支部建在子公司,工、團小組配合,建設“四結合”服務型班組;開展“為衛華做貢獻、為黨旗添光彩”活動,以黨員先鋒崗帶動青年能手示范崗、工人先鋒號、青年突擊隊等創建活動,搭建優秀職工展示平臺,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創造性。衛華集團第六黨支部榮獲“長垣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衛華建工“長垣市會展中心項目部”建設團隊榮獲“長垣市工人先鋒號”,衛華機裝班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
在工作力量上,選優配強各級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工作者。目前衛華集團共有黨務工作者84名,其中專職4名。在工作保障上,集團每年都列支黨建工作費用,近3年預算達到3914.5萬元,實現了開展黨的工作“有本錢、有本領、有陣地”。集團黨委把陣地建設作為增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和群團組織影響力、向心力、運作力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來抓,先后建成了黨群活動中心、黨建展廳、綜合體育場、舞廳、乒乓球館和健身房等。集團黨委還開設了黨建網站、衛華先鋒公眾號,依托衛華大數據中心,開發衛華黨建大數據平臺,涵蓋黨建、工會和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公益管理等模塊,平臺收錄文字信息上萬余條,圖片1000余張,數據達到30G以上。通過對黨群信息收集匯總與分類,構建模塊化信息進行永久性儲存,以更加全面、系統地總結和反映衛華黨群工作做法與成果,實現集團黨群工作向信息化、網絡化方向發展。
2.創新服務方式。衛華集團黨委建立黨委委員聯系黨支部、黨支部委員聯系班組、黨員聯系崗位的“三聯系”制度,加強對職工群眾的直接聯系服務。堅持“三必談三必訪”,職工獲得榮譽、受到懲處、申請辭職必談,職工家庭有紅白事、遇天災人禍、有困難必訪,加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堅持工會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開通工會主席信箱、微博,設立意見箱、回音壁,加強與職工溝通交流,鼓勵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近3年來,累計資助內部困難職工30余人次,發放資助金額23萬元。
3.拓展服務領域。推動企業建設三星級標準公寓樓,為雙職工家庭配備夫妻房,為職工及其家人提供大病救助,為本省職工開通周末免費班車,為省外職工放探親假、報銷探親路費,全體職工享有生日特權、免費就餐、免費發放工裝、健康體檢。每年開展春游活動,通過全方位的服務,著力為職工營建幸福家園。建立“黨員調解小組”,黨員帶頭協調化解矛盾糾紛,做到小事不出部門,大事不出企業。衛華集團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稱號,蟬聯“中國最佳雇主”。
三、服務人才開發,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人才優勢
1.集聚人才。依托國家認定企業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認可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20個國家、省級科研平臺,組建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鐵崗為學術帶頭人的600余人科研精英團隊。其中外籍專家6名,教授級高工29名,博士后14名,博士、碩士200多名,工程師461名,形成國內起重機行業最大的研發團隊。
2.培養人才。衛華集團黨委致力于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人才梯隊建設,堅持“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開展。自2014年成立衛華黨校以來,先后組織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等黨建理論和形勢政策教育;邀請衛華集團院士工作站在站院士楊叔子、張鐵崗和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河南工學院羅士喜教授等專家開班授課;組織黨員赴延安、井岡山、西柏坡、紅旗渠開展革命傳統與理想信念教育;組織黨員參與“我和我的祖國”大合唱、升國旗儀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圖片展等愛國主義教育。已累計開展培訓80余場次,培訓人數達6000余人次,打造了一支政治上站得穩、思想上靠得住的黨員、職工隊伍。
此外,集團還成立了衛華學院、衛華職業培訓學校。衛華學院以標桿企業學習、特邀專家授課、與高校聯合培養等形式,培養卓越的管理和技術團隊。衛華職業培訓學校通過開辦焊工、車工、鉗工等技能培訓班、定期舉辦技能競賽等途徑,提升技能工人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養“金藍領”高技能人才。每年對管理人員、一線技能工人進行知識和技能提升培訓達1萬余人次。
衛華黨校、衛華學院、衛華職業培訓學校三校聯動,通過黨建教育、業務素質提升、崗位練兵、勞動競賽等形式,加強對黨員的黨性教育及職工的多元化、梯隊式培養。先后培養出“全國勞動模范”吳慶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韓憲保,河南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河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河南省首批“中原千人計劃”專家人才俞有飛,“全國優秀農民工”王相普,“中國重機行業大工匠”王雪東,“中國重機行業工匠”李靜宇、楊宏磊,“河南省勞動模范”夏維新,“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鄭要杰等優秀人才,成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3.激勵人才。集團黨委連續多年在建黨節召開慶祝大會,并在會上表彰獎勵一批優秀支部、黨內優秀工作人員及優秀共產黨員。公司建立復合績效管理體系,集目標考核、等級評估、關鍵事件考核于一體,考核結果作為晉升、調薪、調崗的重要依據。推行期權激勵辦法,授予200多名員工近1億元期權和4000多萬元的股權,全方位、多渠道充分激發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四、服務企業文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企業行為準則
衛華集團黨委堅持以黨建引領衛華企業文化建設。在黨委的指導下,衛華集團確立以“誠信、創新、奮斗、自律、擔當”為核心價值觀的“君子文化”新企業文化體系,通過精神文化的不斷滲透輸出,逐層外顯形成衛華特有的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2019年8月,衛華集團榮獲“中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榮譽稱號,集團黨委書記、總裁俞有飛被評為“中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突出貢獻人物”,并當選為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
1.倡導誠信文化。衛華集團把“成功建于誠信,努力終有回報”作為經營理念,始終堅持誠信經營。集團黨委堅持對黨忠誠,聽黨話、跟黨走;對政府誠信,照章納稅依法經營;對供應商誠信,將優質的產品提供給客戶;對銀行誠信,按時還貸;對員工誠信,讓員工過上有尊嚴、有品位生活;對社會誠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當好企業公民。集團先后榮獲“全國質量標桿”“全國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千戶集團企業”等榮譽。
2.倡導創新文化。集團黨委倡導“創新是衛華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的創新理念,牽頭組建研發團隊,每年科技研發費用占當年銷售總額的4%左右。目前,已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等20個研發平臺,獲授權專利900多項,位居同行業之首。先后承擔國家級重點項目7項,其中,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火炬計劃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4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106個。榮獲科技成果鑒定91項,其中國際領先1項、國際先進5項、國內領先8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4項,企業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或國際領先水平,促進了我國起重裝備行業技術進步。衛華集團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全國首批55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3.倡導奮斗文化。衛華集團黨委倡導奮斗文化,尊崇艱苦奮斗精神,通過組織黨員赴大別山、焦裕祿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革命傳統與理想信念教育,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和紅色基因,弘揚艱苦奮斗文化精神;每年組織新入職員工開展廠史、廉潔教育,引導黨員、職工學習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及廠史,銘記黨的奮斗歷程,發揚衛華人創業30余年來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創業精神。
4.倡導自律文化。集團黨委倡導員工個人自重自律,堅持從自身查找問題、審視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方法,完善監督監察體系,對公司采購、基建、招標、費用等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開展風險自我評估監控管理,對集團744個崗位3000多個關鍵環節進行自我評估,提高員工自我監督能力。積極推行廉潔理念。牽頭制定了《衛華集團懲防體系建設實施綱要》,建立9大項53條廉潔制度及“16禁令”,對違規違紀行為及責任追究等作出明確規定。集團高層每年簽訂廉潔目標責任書,與合作單位簽訂廉潔合作承諾書,加強廉潔警示教育,設立舉報信箱和電話,在企業中營造恪盡職守、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
5.倡導擔當文化。集團黨委大力倡導發展不忘黨的恩情、致富不忘回報社會的理念,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集團黨委制定了22個黨建管理標準,其中《社會責任標準》和《救助基金管理標準》與國際接軌,并在非公企業中帶頭向社會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建立“衛華救助基金”,用于幫困扶貧救災等社會公益事業,引導全體員工投身公益事業,連續13年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幫助近3000名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2018年以來,衛華積極響應黨中央脫貧攻堅號召,深入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對口幫扶6個貧困村,資助1個行政村,累計投入扶貧資金904萬元。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集團黨委第一時間響應黨中央號召,組織動員各黨總支、黨支部和廣大黨員干部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累計向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信陽市光山縣、鄭州岐伯山醫院和長垣市重點衛材生產企業捐款捐物232萬元,用于抗擊疫情。
32年來,衛華集團累計為國內搶險救災、教育、脫貧攻堅等社會公益事業捐款捐物達2億多元。先后榮獲中國扶貧基金會“2012年度扶貧明星獎”、“河南省時代先鋒十大愛心單位”、“河南省十佳最具社會責任感民營企業”、“河南省扶貧龍頭企業”等榮譽稱號。
五、堅持黨建引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黨建強,發展強。衛華黨員從2000年的12名發展至如今的495名;年銷售收入從2000年的3300萬元提升至2019年的137.4億元,年平均增速達35%;利稅從2003年的幾百萬元增加到數億元;產品從幾個種類發展到200多個種類;資產從幾十萬元增加到70多億元;產品從銷售國內到出口英國、法國、以色列、俄羅斯等130多個國家。黨建發展最快的階段,也是衛華集團經濟發展最快的階段,黨建為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實踐證明,堅持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才能推動衛華企業發展的高質量。
2013年5月18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在河南召開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座談會。集團黨委書記、總裁俞有飛匯報了衛華黨組織建設情況。劉云山對衛華集團黨建工作表示肯定,衛華黨建不僅服務了企業發展,還服務了員工,讓員工分享企業發展成果,這點與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的“為人民服務”的方向相契合,將服務企業、服務員工貫穿于基層黨組織工作實踐中去,其黨建經驗值得其他企業學習。此后,中組部先后兩次深入衛華開展調研。《組工通訊》、新華社、《人民日報》、《河南日報》等多家媒體紛紛報道衛華黨建工作。
衛華集團黨委以“四個服務”為重點,以適應新形勢任務為總要求,把黨組織建設內容分為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四個方面,思想上抓認識、組織上抓落實、措施上抓重點、方法上抓結合、標準上重實效,實現黨組織在衛華集團的全覆蓋。在集團黨委的領導下,衛華實現了“三個轉變”,即出資人從個體經營者
轉變為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家;企業員工從打工者轉變為擁護黨的主張,有理想、有紀律、有素質的產業工人;企業從小作坊轉變為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民族企業。
案例研究組
組長:俞有飛
成員:苗紅、馬輝艷、鄭要杰、龍宏欣、謝保華、韓翠娟、衡振虎、金慶好、趙軍麗、吳飛勝、姚施展
?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