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
9月16日,2022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舉行。本次大會以“弘揚企業家精神,全力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包頭市人民政府承辦,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支持。大會頒發了第十二屆“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表彰了2021—2022年度全國優秀企業家。海爾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出席會議并作演講。
以下為演講內容:
尊敬的王忠禹會長、丁繡峰書記、朱宏任會長:
感謝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將“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的獎項頒發給我,這是一個榮譽,也是一份責任。
下面我就分享一下《作為世界一流企業應該有的責任和擔當》。內容包括:世界一流企業的標志與要素,以及新征程、新動能、新機會和社會責任。
一、世界一流企業的標志與要素
2022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意見》,從五個維度和20個角度對世界一流企業爭創提出了要求。一流企業的標準分成三個維度:一是規模在全球的競爭力;二是品牌影響力;三是市值成長性。
二、新征程
第一個維度,海爾在國內推出了高端品牌卡薩帝,創出中國人自己的高端品牌。我們堅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以高質量的產品、高質量的體系和高質量的人做保證,保證品質的生命線。
高端品牌創造高品質的生活。“三品”包括:品質、品格、品位。卡薩帝經過幾年發展,帶領中國家電行業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行業之一。我認為卡薩帝不僅是高端品牌,更是對中國對消費者高端生活追求的尊重。
第二個維度,海爾智慧家放大生產價值。從定制智慧家到網器到場景引領行業的變革到放大生產的價值,設計師、用戶管家、生活的服務師、定制場景聚合在一起,給消費者提供全方面的解決方案,用場景聚合產品。
第三個維度,海外創牌。堅持“三位一體”創全球化企業,以本土化推進全球化,我們在全球150多個國家有銷售網絡,制造工廠有120多個。我們通過把中國文化輸出到當地,形成“沙拉式”的文化,既尊重本土的文化又堅持中國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七七定律”,也就是說在跨國并購中70%的并購沒有實現預期商業價值,而其中70%的原因是因為文化融合出現了問題。2016年海爾收購GEA家電后實現快速的增長,收入是2倍的增長,利潤是3倍。海爾連續13年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中國家電產量占全球58%,但是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只有8.4%,在8.4%當中海爾貢獻了71%,也就是說在海外見到中國家電的品牌10臺里面7臺是海爾的產品。
三、新動能
卡奧斯是海爾推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國際標準上占據很主導的位置,5月28號IEC通過首個工業互聯網功能架構標準搶占了標準的話語權,Forrester對中國工業互聯網進行了評價,不管產品還是市場表現,海爾的綜合得分排在第一位。海爾將自身做好,并通過一個平臺賦能更多的中小企業。
推動城市經濟化。海爾在規劃城市大腦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為了更好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有的是從場景切入,做場景數字化,有的是從企業切入,做企業的數字化,有的是從園區切入,做園區的數字化。給行業賦能做數字化,給城市數字化,構建城市的工業大腦。
四、新機會
海爾推出國際級雙創平臺——海創匯。
全國有120個雙創平示范基地,在120個平臺里面,海爾的企業類成果排在第一位。海爾開創了“有根創業”模式,把大企業的資源開放給中小企業,讓他們減少創業的失敗率,提高成功率。我們有內部創業的創業家平臺,還有社會化創業平臺,以及全球化創業平臺。創業失敗率最高從天使輪到A輪,成功率從10%提高到50%,也就是5倍。用四年的時間成為第一,同時孵化了五個上市公司,十幾個獨角獸企業。
五、堅守家國情懷,勇擔社會責任
這是每一個企業應該有的擔當,海爾將社會責任戰略分成很多方面。
第一,企業自身給社會創造價值,最主要是稅收和就業。這五年來,海爾稅收是700多億元,全體員工大概是10多萬人,直接帶動就業是25萬人,間接帶動就業是180萬人,我認為這是企業最重要最基本的價值。
第二,社會公益。捐助希望小學,慈善捐助6億元;抗擊新冠疫情,不管派人還是捐贈物資、資金,都做了很多的付出。這是企業基本的社會責任。
第三,ESG。環境、社會、公益和企業治理,我們推出了踐行海爾6—Green,海爾ESG是行業里面覆蓋率最高的水平。
再一次感謝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以及內蒙古包頭市政府對海爾的關心和支持,謝謝大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