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覆蓋核心關鍵軟硬件領域的全鏈條產業體系
中國長城運營總部
智能制造車間幾乎都是機器臂在工作
高效的STM生產線
1985年,在北京南禮士路一家招待所的地下室,一支神秘的“小分隊”經過數月苦戰,研發出中國第一臺國產電腦——長城0520CH,震驚了全世界。
許多年后,一支有著同樣基因的團隊,秉持著“永不倒”的長城精神,潛心科技研發,堅持自主創新,在國產計算機硬件產品、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域,特別是核心關鍵技術方面攻堅突破,連續闖關,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特技術優勢、產業優勢和生態優勢的大型集團公司,成為引領行業發展和創新升級的“引擎”企業。這就是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從1994年正式接入互聯網至今,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網民數量迅猛增長,網信事業獲得了極大的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大國。但在信息領域的核心技術上,我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特別是芯片、集成電路、操作系統方面差距更大。隨著“網絡強國”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中國長城為代表的一批央企,承擔起加快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職責和使命。
作為中國電子旗下國產計算硬件產品安全、先進、綠色產業專業子集團,中國長城自2011年起,便開啟了國產化自主安全產品研制之路,之后陸續成功突破高端通用芯片(CPU)、固件等關鍵核心技術,吸納廣泛優勢產業資源,構建了覆蓋核心關鍵軟硬件領域的全鏈條、新一代網信技術和產業體系。
為解決核心技術的“卡脖子”問題,近幾年,中國長城通過實施創新引領、技術強企戰略,走出從基礎軟件到整機、業務系統的全鏈條創新研發之路。持續聚焦國產計算硬件和高新電子主責主業,成功突破高端通用芯片(CPU)、固件等關鍵核心技術,孕育出被稱為“中國架構”的“飛騰芯片+麒麟操作系統+立體防護安全可信鏈”PKS技術架構,依托PKS架構,中國長城研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計算機終端、服務器、網絡交換設備、工業控制系統等高科技產品,在國內諸多重要行業投入使用,破解了國家信息化建設“卡脖子”之痛,構建了覆蓋核心關鍵軟硬件領域的全鏈條網信技術和產業體系。
如今,中國長城已形成“芯-端-云-控-網-安”完整產品產業生態鏈,具體包括:國產高端通用芯片(CPU)、終端產品、工業控制系統(PLC)、服務器、數據中心、一站式解決方案、行業信息化服務等,是網信行業內技術體系最先進、產品最安全、生態最完整的央企排頭兵,廣泛服務于金融、政務、交通、能源、教育等行業,特別在政務、關鍵行業信息系統領域具備較強競爭優勢。
芯片方面,有高性能服務器 CPU (主要應用于計算和存儲服務器、 安全設備、網絡設備、 數據中心等)、高效能桌面CPU(主要應用于桌面整機、一 體機、便攜機、網絡安全設備等) 、高端嵌入式CPU(主要應用于工業控制等) 三類產品。
電源領域,已成為擁有32年開關電源產品的技術研發基礎與經驗、五大電源產品線、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服務器及計算機電源研制廠商。
終端方面,主要擁有臺式機、一體機、筆記本電腦三類產品,所有產品的芯片、操作系統、BIOS固件等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加入可信安全防護鏈技術,可保證本質安全。
而中國長城的服務器均基于國產CPU研制,采用國產中文化 BIOS 固件和操作系統。
長城的工業控制系統主要為可編程控制器系列產品,所有產品全部基于國產技術自主研發、設計,可實現各項信息安全防護。
長城的網絡產品采用國產芯片和麒麟操作系統,從硬件到軟件完全實現自主安全。
2020年,中國長城網信業務發展迅速,市場拓展步伐大大加快。一年時間實現了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業務全覆蓋,落地建成基地公司達到22家,形成“1總部7大區”的格局,極大滿足企業級用戶數字轉型需求,為新基建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保障。
在新基建、數字轉型升級等發展背景下,中國長城大力發揮主體安全、生態豐富、中國架構、央企智造、端系完備五大優勢,科技創新工作完成諸多“0到1”的突破。推出了全新國產高性能芯片、筆記本電腦、多路服務器、新八核桌面終端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形成國內譜系最全、實力最強的自主安全產品線。(本報記者 賈晶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