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試驗成果豐
日前,時代長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與川渝高竹新區正式簽約,計劃投資50億元,在川渝高竹新區新建25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該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可就近配套重慶新能源汽車25萬輛以上,實現年產值約180億元。
據介紹,川渝高竹新區目前已入駐企業201戶,比3年多以前新區成立時翻了一番。今年以來,川渝高竹新區堅持掛圖作戰建項目、集中攻堅引產業、系統集成推改革,累計培育規上企業50多家,經濟呈現加速向好發展態勢。
四川廣安市和重慶渝北區兩地緊鄰,雙方在勞動力、土地、技術、市場等產業發展資源要素上各有優勢,互補性強。但以往受行政區域影響,無論是投資興業、拆遷安置,還是水電供給、個人醫保,兩地政策都存在一定差異。川渝兩省市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入“快車道”。2020年12月,川渝兩省市政府共同批準設立川渝高竹新區,規劃范圍由渝北區茨竹鎮、大灣鎮和廣安市鄰水縣高灘鎮、壇同鎮部分區域組成,規劃面積262平方公里。
四川省發展改革委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統籌處處長李海蓉介紹,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共建新區,川渝高竹新區成立以來,川渝兩省市就將其作為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的試驗田,聯合印發新區建設總體方案,按照“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出臺支持新區改革創新發展的28條政策措施,鼓勵引導新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在規劃編制、運營管理、項目建設、要素流動等方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實踐,為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融合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和豐富案例。目前,新區實行“小管委會+大公司”市場化運作模式,推動發展規劃、開發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運行管理5個經濟活動“一體化”,實現村鎮管理、基層治理、社會保障3個社會事務屬地化。下一步,兩省市還將探索推進協同立法,賦予新區管委會行政主體地位和相應行政管理權限,為其高效運行提供法治保障。
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率先達成目標。今年4月,起于重慶渝北區茨竹鎮、止于廣安市鄰水縣高灘鎮的川渝南北大道三期項目正式通車,長約10公里的道路是重慶中心城區首條延伸至市外的城市快速道路。對于高竹新區眾多企業來說,這條道路從根本上解決了新區到重慶中心城區“近而不快、通而不暢”的問題。據測算,該道路年通行車輛將達到550萬輛次以上,從新區至重慶每噸貨物的運輸成本可節約60元以上。
位于川渝高竹新區的四川穗通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需經重慶發往國內國際市場。“以前從高竹新區到重慶,路窄彎多,大件貨物運輸極為不便。有時不得不繞行G65包茂高速,時間長、費用高。”公司副總經理鐘壽君說,川渝南北大道通車后每年可節約物流成本近百萬元。據了解,新區未來將建設更多道路骨干路網,使道路交通“內暢外聯”,加快構建新區融入重慶“半小時”通勤圈的現代綜合交通路網。
道路建設使可見的交通更加順暢,改革措施則不斷疏通看不見的“梗阻”。2021年10月掛牌運營的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就是系列改革成果之一,這個全國首個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中心,探索打破行政壁壘、層級界限和空間分割,打通了跨省(市)辦稅服務“最后一公里”。“中心成立以前,川渝兩地在新區興辦的企業要分別回到廣安市和渝北區辦理業務,往返需要幾個小時。中心成立后,實現新區稅務工作的組織、征管、執法、服務、監管、事務6個‘一體化’,川渝兩地數據共享,所有稅務業務在中心可以通辦,無論以前屬于哪邊的企業,花幾分鐘時間去中心就可辦好業務。”廣安市鄰水縣稅務局壇同稅務分局局長劉澤介紹,新區內的四川、重慶兩地納稅人繳費人基本實現“進一家門、辦兩家事”。通過兩地征納互動平臺連接后臺12366納稅繳費服務熱線,還可幫助納稅人解決申報繳稅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實現“在高竹一點,辦川渝全域”。
本著政策從優、程序從簡、稅負從輕的原則,高竹新區逐步統一川渝兩地118項稅費征管差異事項,目前已統一67項。一些尚未完全統一的事項,則實行“就高不就低”的原則,把更多實惠讓給企業。四川渝興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惠企業之一,總經理殷光華表示,公司從重慶整體遷移到高竹新區后,在政策優惠上可以按川渝兩地優惠政策較高的算,而土地稅費水電氣可以按川渝兩地標準較低的算。受益于各項政策疊加優勢,公司累計獲得稅收優惠近200萬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產值超2000萬元,同比增長24.5%。
李海蓉介紹,川渝高竹新區正積極推動生產要素“同城同價”、招商引資“兩地共振”、建設用地“一體供給”、人才政策“兩地共享”。新區將聚焦產城景鄉深度融合,推動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圍繞建設重慶產業配套基地,以產業發展促進城市功能完善,著力把高竹新區打造成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經濟日報記者 鐘華林)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