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引領作用,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糧食產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強化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持續增強產業轉型升級優勢,有助于推動糧食產業走上提質增效“快車道”。
產業強,糧食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科技興糧”“人才興糧”等的推動下,以科技創新促進糧食產業發展成績顯著,特別是在耕地總量剛性約束凸顯的情況下,科技創新賦能糧食單產成為糧食穩產高產的重要保障。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糧食產量達13908.2億斤,比上年增產177.6億斤;糧食單產389.7公斤,每畝產量比上年提高2.9公斤。同時,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大幅改進,綠色倉儲提升行動穩步推進,優糧優儲水平明顯改善。
一系列政策先后出臺,確保了我國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2022年3月份印發的《“十四五”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和人才發展規劃》提出,深入實施科技和人才興糧興儲,協同推進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國務院不久前印發的《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明確,扎實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這些規劃、方案,彰顯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求,有助于我國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產業轉型升級主導權。
不過,當前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例如,科技創新引領糧食產業轉型內生動能仍需加強,相關科研領軍人才尚顯不足,高水平、專業型糧食行業技能型人才供不應求等。對此,應多措并舉,向科技創新要興糧穩產。
一方面,增強糧食產業人才匯聚效應,不斷開創“科技興糧”“人才興糧”新局面。壯大糧食產業新型勞動者隊伍,包括領航糧食產業發展方向的高端化糧食科研隊伍,也涵蓋熟練掌握先進生產資料、基礎知識牢、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新農人。加大種業、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等領域的攻關研發力度。集成推廣“五良”融合等探索性實踐,推動糧食產業從規模擴張向量質齊升轉變。
另一方面,強化相關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構建數字化背景下政產學研用協作新模式,提高糧食科技成果轉化成功率。鼓勵更多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技術研發機構,并與高校院所聯合開展技術開發、推廣與應用,形成一批跨區域、覆蓋全產業鏈的糧食技術創新聯盟。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胡麗娜)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