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我國首個海上儲氣庫群項目在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堡古2平臺正式開工。項目投用后,可有效構建環渤海儲氣庫群,大力提高環渤海調峰保供能力,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冀東油田地處京津冀協同發展經濟圈,天然氣調峰保供需求量較大。油田周邊氣源豐富,管網具有便利的天然氣調入和外輸條件。冀東油田儲氣庫規劃建設4個儲氣庫群、18座儲氣庫,設計總工作氣量105億立方米,計劃2025年工作氣量達到25億方,2030年達到70億方,2035年達到100億方。此次開工的兩個儲氣庫是儲氣庫群的先導試驗項目,今年年底即可形成工作氣量0.5億方。
據了解,這一儲氣庫群除了具有海上儲氣庫群特征外,也是我國首個油藏改建儲氣庫群。目前,國外相關技術比較成熟,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冀東油田聯合中國石油科研院所,建立聯合攻關團隊,結合油氣藏改建儲氣庫的技術難點,針對“地質氣藏、老井處理、鉆完井工程、注采工程、地面工程”展開“五大專題”技術攻關,在最短的時間內編制完成了南堡1-29、堡古2儲氣庫先導試驗方案,積極打造油藏改建儲氣庫的典范,形成油氣藏型儲氣庫配套技術體系、技術規范,為油氣藏改建儲氣庫奠定理論基礎,也為今后油藏改建儲氣庫提供借鑒。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