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以“優化營商環境、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中國企業十大新聞發布暨中國企業營商環境研討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在以“弘揚企業家精神,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對話環節中,上海妙文會展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愛民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與經驗。
王愛民:妙文國際主要從事各類主題展廳展館的策劃設計施工一體化業務,屬于文化創意行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其中有兩個關鍵詞,是跟我們的行業跟我們的企業密切相關也是我們在持續推動的,那就是“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說到企業家精神,我認為首先應該要有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企業發展的引擎。創新體現在我們公司,就是科技+文化的超級鏈接與融合。我們是一家文化創意產業集團,各類主題展館建設是我們的主營業務,在我們的主題展館建設中,文化內涵是整個展館的靈魂,如何運用高科技手段來展示文化尤為重要,科技創新是我們的核心手段,科技的研發及轉化能力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我們有一支專業的技術研發團隊,目前已經獲得了150多項國家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在文化創意展示和呈現上,可以針對性地做到定制化設計、定制化服務,呈現個性化的作品,從而更好地為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文化展示提供創意性服務。
人文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標簽。我們致力于做一家有溫度有情懷的文化創意產業集團,尊重人的價值和個性,充分包容員工的精神追求和自我實現,我們鼓勵每一位員工的無限創意,共同打造人文精神的高塔。我們企業自身是文化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我們所從事的主題展館建設,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產業的理解,而是一個國家、地區、某種類型的文化傳播,這種文化,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承相關,與不同地區的城市個性、文化個性相關。只有我們秉承著人文精神,才能夠更好地去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個性,更好地進行文化的創意傳播。
工匠精神,是企業長青的基石。我們在文化創意領域,從事設計施工一體化建設,可以說是與最實實在在的工匠打交道的。工匠精神在我們企業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切實的行為實踐。我們的每一項設計都要經過精心推敲后方可安排組織施工,堅守一絲不茍的施工工藝,是我們之所以能夠贏得一個又一個優質項目、贏得眾多業主單位稱贊的原因。無論項目推進過程中項目環境如何變化,有一點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不為工期犧牲品質,不為成本犧牲道德。我們盡全力做到,每到一個地區,鑄一座精品、樹一方形象、成一地標桿。
育人精神,是企業制勝的法寶。作為企業家,最重要的責任之一,就是培養人才。企業要想獲得競爭優勢,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團隊。團隊的建設和打造,很大一部分在于我們自己的培養。因為行業跨界的特殊性,我們根據不同專業領域、不同學科,打造了內部的培訓體系,不斷完善人才梯隊建設機制。我們每年都會從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等知名院校招聘實習生和管理培訓生,進行專業和管理能力上的培養,這樣的優秀人才能夠留下來,也更加認可企業文化。我們全部團隊的平均年齡沒有超過35歲,我們150多項的專利和軟著,都是這些年輕人在內部寬嚴相濟的培訓環境下獲得的。搞文化創意,需要有活力,把人才培養好,不僅是對企業負責、對員工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
企業家精神的內涵十分豐富和廣泛,營商環境需要各個領域跨界交流、通力合作,我所能闡述的范圍也比較有限,以自身出發,我相信:秉承創新的激情,堅持人文的情懷,依托人才的培養,執著工匠的精神,一定可以助推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