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第一分論壇觀點集粹
論壇現場
2012年已經到來,面對嶄新的一年,有兩個共識已經被大多數人接受,一是通貨膨脹的壓力還會持續存在,所以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上還要非常慎重。二是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在逐漸加大。
基于這兩點共識,2012年的經濟發展要求“雙穩”,一是穩定通脹,二是穩定增長。但保持穩定肯定不是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在穩定的基礎上,關鍵是力求“穩中求進”。
在這種大環境下,企業發展如何求穩?如何求進?這成為當下擺在企業面前最關鍵的問題。
穩中有進
我國的GDP增速在去年每個季度都會相比上一季度略有下滑。在過去30年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下,我國已經進入到一個中速增長的時代,在過去的30年中的平均增速接近10%。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認為,“如果能夠進入到穩定,進入到中速增長的話,我的看法是極其正面的。”
宋志平強調,“在穩的基礎上,還能進,肯定不是在規模和量上,而是在效益,在質量上進,在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上進。”
橫店集團創始人、橫店共創共有共富共享工委會主席徐文榮認為,“所以現在很關心穩中求進,必須要進,進是根本的,如果光穩的話,肯定是不行的。”
徐文榮解釋說,當下中國的發展肯定要依靠國有企業,不可能依靠民營企業。但他同時又強調中央不能僅僅依靠國有企業,國有企業需要發展,同時必須扶持民營企業。
回顧2011年,實際在經濟上是我國的調整之年。從數據上來看,股市大調整,A股首發融資額2010年接近5000億元,到2011年A股首發的融資額是2600億元。上市公司2010年新增347家,2011年新增277家。
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單祥雙認為,2011年市場調整很大,那么,在2012年“中國經濟觸底反彈,進入新一輪增長。從2012年開始股市會起來,產業會起來一部分,經濟會拉升起來”。單祥雙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2012年國家經濟發展有壓力,同時也有動力。
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認為,中國經濟要穩中求進,不能光解決當前的問題,還應該著眼于未來。如果說要繼續走持續增長,穩中求進,必須要加大力度進一步深化改革,這是最重要的。
但是很關鍵的是,未來怎么走?王均金認為,中國要繼續穩中求進,第一就是國企要發展,國企要穩步發展。第二,要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資源配置的方法,這些問題都要解決好。
企業發展環境
作為經濟發展中的個體,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整個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國內環境,都時時刻刻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前行。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局長彭華崗認為,今年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形勢壓力很大,但是也不一定那么悲觀,危機中也有機遇”。
彭華崗認為作為一個企業,在2012年中要十分注重國際經濟形勢的變換。目前世界經濟在近幾年來,都將會是一個緩慢的增長時期,包括歐洲和美國,對于企業來說,國際貿易增長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企業出口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和挑戰。
同時,全球性金融危機帶來各個國家考慮結構調整的問題,對于我國來講,在過程當中企業怎么樣尋找調整的機遇,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企業也應該注意國際政治的影響,現在國際政治和經濟是緊密相連,同時,國際政治的影響也會給企業經營帶來一些關注點。彭華崗說,“通脹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包括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在上漲,企業成本壓力也是很大的,我們還是要立足于自身,能夠挖潛增效,在困難的環境下,能夠做得更好。”
任何企業都是處于一定的環境之下,并且國內國際經濟環境是企業所左右不了的,但是企業可以把握好環境。即便是在好的環境下,也會有大量的企業被淘汰,在不好的環境下,也會有大量的企業得到強勁的發展。企業要關注外部,但是更重要的是關注企業的內部。
對一個企業來講,一些宏觀環境要關注,同時對所處的行業、市場環境和競爭環境和架構等等,都是需要加以關注的。
“但是,更要關注的是企業內部應對環境的方法和企業內部資源的調集,包括企業內部管理,或者說企業盈利,企業產業發展的能力。”北京合康億盛變頻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劉錦成說。
劉錦成認為,一個企業要把很多心思放在企業內部,并且他列舉了在企業內部非常關鍵的幾個環境。“第一就是企業的文化,企業員工的心有沒有向著我們的企業,企業的愿景是否很宏大,不斷向員工說我們的愿景,就是我們成為世界上受人尊敬偉大的公司”。
彭華崗在提及當前企業發展的環境時,特別強調當前企業發展的輿論環境。他認為,當前企業發展的輿論環境比較差。
彭華崗說,“希望新聞界報道企業或者報道企業情況的時候,不要眼睛總盯著報道負面的,正面的也應該多報道。”企業也是需要表揚的,社會對企業的看法也不僅僅是批評。
企業融資環境
目前,實體經濟的發展最缺的是資本,但現在銀行資金支持的都是巨型企業和大型企業,真正支持到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非常困難。可現實是中國的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解決了全國90%多的就業,不支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社會就業就出現問題。如何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這是解決實體經濟金融支持重中之重的工作。
客觀來講,中國的廣義講資本市場主要有三大資本市場,銀行信貸市場、股票債券為代表的證券市場、以股權投資基金為代表的股權投資市場。
這三大市場里邊,股權投資基金起到了基礎性、先導性、牽引性的力量,重塑了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只有通過PE,股權基金重塑金融資產結構,能夠改變目前銀行業一股獨大的局面。
現在由于銀行資產一股獨大的特點,中央雖然號召銀行要支持中小企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支持戰略性新興企業,都是沒辦法支持。因為銀行的盈利模式和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風險性、高收益性、高風險性不對稱。所以,只有將這些資本一部分轉化成股權基金資本、股權資本,才能夠改善中國的金融資產結構,才能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單祥雙說,“中國現在只有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才能夠優化金融資產結構,才能聚合產業資本,支持新興產業戰略性產業的發展。”
單祥雙抱有非常樂觀態度,他說,“回首2011年,我們發現中國的股市下行、樓市下行、實體經濟下行、產業下行,中國的經濟增長也在下行。在這樣的環境當中,股權投資基金卻大幅攀升。”
單祥雙解釋說,“PE行業掌控著2.5萬億元資產,從中國金融資產結構上會發現,銀行一股獨大,銀行總資產是110萬億元,保險公司總資產是6萬億元,證券公司是1.9萬億元總資產,證券投資基金2萬億元,所以已經居于中國第三大金融產業。”
在未來金融資產結構調整當中,銀行的資本在往PE轉,證券公司的資本也往PE轉,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社會資金的資本都在往這個行業里轉。
民營經濟之困惑
2012年要穩中求進,所謂“穩”針對“不穩”,所謂“進”針對“有可能退”,在這樣的局面下提出“穩中求進”。相對于中小民營企業在目前的生存環境講,可謂困難十足,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說,“民營企業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認為是比較脆弱。世界經濟和中國調整政策等是比較快的,有很多的不適應。”
中國絲綢之路集團董事長凌蘭芳認為,當前中小民營企業面臨著“三荒”和“三高”。
“三荒”是指資金荒、人員荒和訂單荒。在浙江有些地方,中小民營企業的企業主借高利貸的現象非常普遍,在有些城市甚至出現了很多跑路的現象。而人員荒是指人才和員工兩個層面,現在中小民營企業缺乏人才的現狀與國有企業人才濟濟形成鮮明對比。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很多中小民營企業的產能放空了,不僅僅是紡織行業等輕工業,像粗加工業,甚至造船業的訂單也非常少。
“三高”是指成本高、稅負高和風險高。現在中小企業生存所必須的物流成本、勞動力成本都在漲,汽油、柴油等燃料出現只漲不跌的局面。至于稅負,我們國家紡織行業當中每兩個紡織工要養活一個公務員,平均稅負是8.8%,而且企業的利潤率只有1%甚至不到1%,稅負非常高。很多企業家由于資金問題出現了跑路現象,這樣就造成了產業空心化、資本泡沫化、員工流沙化、老板移民化。
凌蘭芳說,“針對這樣的情況,就像大家講的那樣,民營企業解決了90%的就業,并且我們國家高素質的勞動者還不多,低素質的勞動者在民營企業當中生存的話,可能帶來的問題就是要穩住。”
所謂“穩住”,是指國家的經濟要穩住,就是必須穩住民營經濟。穩住民營經濟就穩住了中小民營經濟。“中小民營經濟是食草動物,如果沒有我們這些食草動物生存,食肉動物的國有企業,大牌的食肉動物也生存不了的。”凌蘭芳說。
王均金同樣肯定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他認為,民營企業確實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很重要的細胞和動力,如果這個細胞死掉了,死一大半了,經濟增長是有問題的。
凌蘭芳認為,當前國家黨委政府對應民營經濟應該有三方面的措施,首先是擴大創業的自由度,擴大創新的自由度。
其次是注重資源,改革開放是發揮資源作用的過程。現在土地死了,資金也很緊,人員也很緊,勞動力資源、土地資源、能源資源、資金資源都很緊,應向民營經濟配置方面想一些辦法。
最后是政府對民營企業服務方面。金融要扶持,PE如果真的能夠激活,我們也非常開心。我座談講了一個觀點,要一貫式金融服務,專門針對這個企業服務。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