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全力推進“雙高計劃”建設紀實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學習航空發動機壓氣機葉片的分解與裝配。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參加田間課堂實訓。資料圖片
■本期關注:“雙高計劃”五年間·湖南篇
機器轟鳴的園區里,一群“湖湘工匠”正在用心雕琢超大直徑盾構機這一“大國重器”;藍天上,“技能湘軍”實力護航國產大飛機C919;夜幕下,煙火氤氳中,年輕的大廚捧出香飄海外的剁椒魚頭、小龍蝦……近年來“網紅”湖南頻頻出圈的背后,處處可見職教學子的身影。
職業教育因城市產業發展而興,行業企業也向職業教育奔赴而來。5年來,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湖南始終將“雙高計劃”建設與努力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同規劃、同部署,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重大發展戰略中的引擎作用。11所“雙高計劃”高職院校聚焦重點難點問題,率先擔當作為,加快實現職業教育與城市發展的“雙向奔赴”。
強統籌,解職教“提質之困”
“雙高計劃”是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龍頭”。作為一個典型的內陸省份,財政供給相當有限的湖南如何建好建強“龍頭”,辦出“第一方陣”的職業教育?
“強力統籌,推動‘雙高計劃’建設與國家重大戰略緊密相連,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匯聚最大合力。”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夏智倫介紹,近年來,湖南始終緊扣重點產業和民生緊缺需求,以“雙高計劃”建設帶動職業教育服務能力的提質升級。
這樣的決心,首先體現在對“雙高計劃”建設的高位布局上。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將支持“雙高計劃”建設情況納入職業教育“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省政府連續4年將“雙高計劃”建設納入全省真抓實干督查激勵、市州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估;省教育廳將“雙高計劃”建設情況納入直屬高職院校年度績效考核、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績效評價,作為考核評優和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并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先后出臺職業教育“楚怡”行動計劃、芙蓉人才行動計劃等相關政策文件42個,為“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提供政策保障。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湖南“雙高計劃”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思考,如何進一步緊貼經濟社會發展命脈,提高專業布局與產業布局的契合度——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主動面向國家“一老一小”事業發展,構建面向醫護康養智全產業鏈的養老專業體系,成為全國唯一同時開設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陵園服務與管理、殯葬設備維護技術3個專業的高職院校。同時,攜手龍頭企業創建泰康健康養老等7個現代特色產業學院、全國智慧養老等3個國家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同樣聚焦民生緊缺需求的還有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以護理高水平專業群為引領,打造“健康+”六大特色專業群,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匹配度達100%。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緊盯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趨勢,實施“人工智能+專業”行動,開展專業改造升級,新增數字化飛行器等新興專業3個,改造智能制造等傳統專業3個。學校聯合企業開發的“北斗+車輛”智慧化改造項目,已經在北京大興機場、包頭東河機場等11個機場得到應用。
自上而下的統籌布局,為湖南“雙高計劃”建設帶來了有力支撐。第三方機構評價顯示,學校在校生滿意度平均達98.03%,用人單位滿意度平均達99.02%,社會滿意度平均達98.34%。
優供給,解人才“匹配之難”
還沒畢業,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袁森就收到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海煉化分公司的入職通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上,年僅21歲的袁森摘得水處理技術(世賽選拔)賽項銅牌,并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像袁森這樣懂工藝、善協作、能創新的新一代年輕工匠,正成為產業緊缺的“香餑餑”。湖南11所“雙高計劃”職業院校不斷優化人才供給,加快破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匹配難題。
就業崗位覆蓋湖南工業新興產業鏈80%以上,本省就業率超過60%,每年為湖南培養技術技能人才4700多人——這是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支撐湖南先進制造業發展交出的“成績單”。2023年湖南入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24名技能人才中,該校畢業生占4人。在第二屆“湖湘工匠”百人名單中,該校畢業生就有7名。
在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成功商飛的背后,有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張海榮的全程技術支持。僅在近三年,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就為航空產業培養合格畢業生萬余人,畢業生99%到部隊和航空工業、中國航發、民航、通航所屬170多家企業就業,穩穩托起鋼鐵“雄鷹”騰飛的翅膀。
在剛過去不久的“五一”假期,湖南迎來游客1849.47萬人次。游客紛紛前來“打卡”的湘菜、湘旅,都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高效服務。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瞄準餐飲、旅游、會展行業,近年來培養優秀畢業生1.8萬余名,對口就業率達到76.69%,本地就業率達到70.02%,涌現出湖南省技術能手汪林君、韓琦等一批能工巧匠。
“學校的培養不僅為我打下了專業技能的基礎,更讓我堅定了服務家鄉發展的決心。未來,我要做家鄉擂茶文化的代言人,要為擂茶創造無限可能!”在人流如織的常德河街,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2023屆畢業生文峰正向各地游客展示常德擂茶技藝。秉持傳承非遺的夢想,文峰已經成為擂茶習俗青年非遺傳承人,為“老手藝”注入“新活力”。
促融合,解產業“強鏈之需”
“以前只知道怎么操作,不知道原理;現在不僅會操作、懂原理,還學到了很多新技能。”近日,蕪湖機械廠開發硬件工程師劉亞星等4家企業的技術骨干走進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開啟了為期15天的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訓。
企業技術骨干來校“進修”,這樣的場景正在湖南多所“雙高”院校上演。圍繞重大產業集群強鏈補鏈需求,湖南“雙高”院校不斷提高貢獻度和支撐力,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
面對產業升級對崗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為企業開展個性化技能培訓,年均超過20萬人日。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則創新實施“十百千萬”工程(組建10個專家服務團服務10縣,百名專家對接百個企業,帶領千名師生服務千個鄉村,對崗培養萬名學生和萬名職業農民),共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服務近2萬人次,促進當地特色農業產值增加34.39億元。
為了助力中小微配套企業對關鍵部件的生產、研發工作,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成立劉友梅院士工作站,校企共建技能大師(名師)工作室,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企業規劃、技術創新等系統解決方案。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聚焦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瓶頸,共建院士(專家)引領的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團隊,開展產學研合作,產生經濟效益5.47億元。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聚焦地方特色文創產業開展技術服務,獲發明專利授權26項,研發新湘繡、新湘瓷、侗錦等非遺新產品506件(套),實現成果轉化341項,有效助推湖南文創產業創新發展。
為助推“湘企出海”,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泰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建設5個海外人才培養中心——“芙蓉工坊”,協助當地開發職業教育標準。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不僅對外輸出國際化專業標準、培訓標準、教學標準、實訓標準,更攜手海外企業,在馬來西亞、墨西哥共建“高鐵工坊”。對接交通運輸產業集群,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協同企業編制7項交通行業標準,并為海外企業輸出專業標準、課程標準、職業崗位標準。
湖南11所“雙高計劃”高職院校與1200余家知名企業深度合作,共產出發明專利362項、重大技術攻關371項。隨著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雙向奔赴,新動能、新活力、新機遇正在湖南涌流,奔向高質量發展的明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