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培養時代新人”。在這個時代交替、社會變革的關鍵時刻,如何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土壤中生根發芽,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這是一個深刻而重大的主題: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使命。
一、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價值
紅色基因,是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一代代中華兒女不懈奮斗、勇往直前的強大動力。它蘊含著堅定的理想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勇于犧牲的品格和開拓創新的勇氣。這些精神特質,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征程,也為我們新時代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源泉。傳承紅色基因,對于培養時代新人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它有助于堅定理想信念。紅色基因中蘊含的堅定信仰和崇高精神,能夠引導新時代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四個自信”
如今,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傳承紅色基因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與緬懷,更是激勵我們砥礪前行、不斷創新的強大動力。它要求我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盡管傳承紅色基因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但在當前社會環境中,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紅色基因的傳承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
1.社會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入發展,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日益頻繁,一些青年人在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有所減弱。他們可能更關注個人利益和眼前享受,而忽視了歷史責任和社會擔當。
2.紅色資源保護與開發的不足與紅色教育方式方法的滯后。
隨著社會發展,一些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紅色遺址、遺跡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利用,導致紅色文化資源的浪費和流失。部分地方在傳承紅色基因過程中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問題。一些紅色教育基地和紀念館缺乏創新性和互動性,難以吸引年輕人的興趣;一些紅色文化活動則流于形式、缺乏深度,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3.網絡輿論的復雜影響。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空間的開放性、匿名性等特點,使得一些不實言論、負面信息得以傳播,對紅色基因的傳承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二、幾點對策建議
面對如此復雜的環境,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地傳承紅色基因,培養時代新人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增強紅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我們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讓青年人身臨其境地感受革命歷史場景,增強教育的直觀性和體驗性。開展互動式教育。通過組織紅色主題演講比賽、知識競賽、角色扮演等活動,激發青年人的參與熱情和創造力。融入日常生活。將紅色文化元素融入校園文化、社區文化、網絡文化中,讓紅色基因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年人。
第二、深入挖掘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教育品牌
我們要深入挖掘紅色資源的內涵和價值以豐富紅色文化的表現形式和內涵。通過對紅色歷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和對革命先烈的生動描繪來展現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刻內涵并挖掘紅色文化中的時代價值和社會意義將其與當前的社會現實和時代需求相結合引導新時代青年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和國家觀。
加強紅色遺址遺跡的保護與利用。對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紅色遺址、遺跡進行修繕和保護,同時開發成為紅色教育基地和旅游景點,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觀學習。開展紅色旅游。通過紅色旅游線路的設計和推廣,讓人們在游覽中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禮。打造紅色文化精品。創作一批反映革命歷史、弘揚紅色精神的文藝作品和影視作品用優秀的文化產品滋養人心。也可以通過建立紅色文化網站、開發紅色文化APP、制作紅色文化短視頻等方式來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和參與。
第三、強化輿論引導,營造良好氛圍
加強網絡輿情監測。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理涉及紅色文化的網絡輿情事件,防止不實言論和負面信息的擴散。弘揚正能量。通過網絡平臺發布紅色文化相關信息和正能量故事,引導網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文化觀和價值觀。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項目,向世界展示中國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
第四、注重實踐鍛煉,培養青年人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要注重強化實踐教育環節鼓勵新時代青年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將紅色文化教育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之中,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培養青年人的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青年人到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等地進行社會調研和實踐活動,讓他們深入了解國情民情、增強社會責任感。組織志愿服務活動。鼓勵青年人參與紅色志愿服務活動如幫助老區群眾、支教助學等,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紅色精神的偉大力量。
通過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緬懷革命先烈、參與紅色文化演出等方式讓新時代青年在實踐中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并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此外我們還可以組織一些具有挑戰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如紅色旅游探險、紅色文化創作比賽等以激發新時代青年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
第五、構建家校社會共育體系,形成傳承紅色基因的合力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注重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通過講述紅色故事、傳承家族優良傳統等方式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傳承紅色基因。
學校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陣地。在學校教育中,要將紅色文化納入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之中,通過開設相關課程、組織專題講座和實踐活動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同時,我們還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管理力度,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以確保紅色教育的有效實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工作;同時要加強與家庭和社會的聯系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社會是傳承紅色基因的廣闊舞臺。社會各界要積極參與紅色文化傳承工作通過媒體宣傳、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同時要加強與學校和家庭的聯系與合作共同推動紅色基因的傳承與發展。
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追求和責任。紅色基因不僅僅是一段段歷史的記憶,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力量的凝聚。它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往直前。
三、結語
紅色基因亦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更加需要發揚紅色基因中的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等精神特質,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務實的作風,推動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青年人作為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青年人要深入了解紅色歷史、感受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鼓勵青年人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總之,傳承紅色基因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和付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時刻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紅色基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同時我們還要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葉希全系浙江省農村三產融合發展聯合會鄉村建設專委會副主任;王國燦系浙江外國語學院浙江城市國際化研究院資深高級政策顧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