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鋼鐵工業在綠色健康發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從當前鋼鐵行業面臨的減排成本高、技術瓶頸、市場競爭力下降等多重挑戰作為出發點提出建議,旨在通過全面落實“雙碳”戰略,統籌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當前鋼鐵行業面臨著減排成本高、技術瓶頸、市場競爭力下降等多重挑戰”張榮華說,為應對這些挑戰,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建議全面落實“雙碳”戰略,健全標準體系和完善鼓勵政策,通過技術創新與市場機制的有機結合,構建氫能產業鏈與全產業鏈協同降碳,統籌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在健全標準方面,張榮華建議,建立健全雙碳標準計量體系,推動國內、國際標準互認;此外應鼓勵深化碳核算體系研究,通過“核算法+實測法”相結合實現鋼鐵行業碳足跡真實減碳,為應對國際碳關稅挑戰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國家出臺系列支持鋼鐵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2021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2022年,國家工信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2023年,工信部等七部門發布的《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等。這些政策為鋼鐵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指導和支持。在此基礎上,張榮華建議,完善鋼鐵行業雙碳鼓勵政策,加大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的支持力度。政府應制定相關鼓勵支持的政策,給與企業相關研發應用補貼,加快氫冶金、深度脫碳技術,碳捕集、封存、綜合利用等關鍵性技術吸收、引進、創新和應用,進一步發揮財稅政策“指揮棒”“牽引機”作用;完善綠色金融支持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低碳發展項目支持力度,助推鋼鐵企業早日實現“雙碳”戰略目標。
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有序發展短流程電爐鋼工藝,是鋼鐵企業實現減碳目標的關鍵所在,長流程改為短流程智慧電爐煉鋼,噸鋼可降低碳排放量達60%以上。而電價是電爐鋼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由于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不完善和交叉補貼持續存在,造成我國工業用電價格相對較高,全廢鋼電爐煉鋼噸鋼需300千瓦·時左右的用電量,造成電爐煉鋼成本偏高。為此,張榮華建議加大差別化電價政策力度,財政部、發改委加大支持性電價政策扶持,對率先建設短流程電爐項目完善峰谷電價機制,適當拉大峰谷價差,延長低谷時長等,在確保科學高效、安全可靠的基礎上,切實降低企業踐行“雙碳”環保項目用電費用、降低電爐鋼用電成本,進一步完善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差別化電價政策,減輕企業負擔;此外研究企業利用新能源及二次能源發電,如光伏發電、利用二次能源自發電量并網不上網,免交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的政策等,進一步為企業減賦。
目前,公轉鐵占鋼鐵企業清潔運輸比例20%左右,汽車運輸占比80%。建立綠色運輸體系,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綜合服務平臺應用場景建設,促進新能源汽車加速替代燃油汽車,不斷提高清潔運輸比例成為當務之急。鋼鐵企業需要站在全產業鏈協同降碳的高度,積極倡導綠色運輸,引導并協同下游用鋼產業進行綠色消費。張榮華建議加強政府管理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完善氫能產業發展相關配套政策,構建“制、儲、運、加、用、研及裝備制造”氫能一體化產業鏈平臺。
通過上述建議,張榮華希望能有助于降低企業減排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促進氫能產業發展以及培養雙碳領域人才,從而為鋼鐵行業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助力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目標。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