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帶一路’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2013年金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歷經9年耕耘,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
打造充滿陽光的“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對接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協調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有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認為修路的周期長、成本高、經濟效益見效慢,所以,很多私人資本不愿意干,很難融資修路,這造成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嚴重落后。那么,我國在這方面考慮很長遠,有很好的規劃設計。所以,中國的高鐵已經產生了巨大的效益,比如,帶動了文化、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形成了“六大經濟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這些“走廊”助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施。
大家知道,整個世界的貿易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海上來進行的,所以,內陸型國家如果要做世界貿易,從運輸方面來講就會相對不容易。比如,哈薩克斯坦、尼泊爾、蒙古國等內陸型國家都需要出海口,所以,這就是“一帶一路”能得到很多國家的積極響應的原因,因為中國可以為他們提供出海口。
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正在打通全球化的“任督二脈”,其所秉承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將使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下一步,“一帶一路”建設將聚焦農業、減貧、衛生、健康等領域,優先建設更多“小而美”項目,提升東道國民眾獲得感。同時,將積極推動中歐班列與各類園區聯動發展,與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融合發展,并最終形成產業集群。
“一帶一路”是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的復蘇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
隨著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是2012年由東盟發起,歷時八年,由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共15方成員制定的協定)的政策紅利釋放,包括“冰上絲綢之路”延伸到了北極,形成歐亞大市場概念,“一帶一路”的發展前景更加美好。
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命題。那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應該如何理解?
2021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指出:“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面對共同挑戰,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人類只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這句話里的“和合共生”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也是人類現實問題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具體體現。
人類向往著和諧、和平、和睦的生活。像我國故宮的太和殿、保和殿都有個“和”字,這就是古人將和諧、和平、和睦的希望融入了建筑物里的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那么,如何才能實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答案就是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儒、釋、道都十分重視“和合文化”。儒家講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并強調人與人的關系;佛家講眾緣和合,并強調共業,也就是人與社會的關系;道家講陰陽合一,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人類應該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不斷邁進,共同創造更加美好未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以一種制度代替另一種制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所以,“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種合作平臺,還是生產力適應時代發展必然要求和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記者會上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應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應潮流”的意思是我們的世界需要互聯互通,而不是割離、脫鉤。“得民心”是指“一帶一路”聚焦實體經濟而不是制造泡沫。
2019年6月18日,世界銀行發布《“一帶一路”經濟學:交通走廊發展機遇與風險》報告。報告分析顯示,“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實施可幫助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日均生活費低于3.2美元),使全球和“一帶一路”經濟體的貿易額增幅分別達到6.2%和9.7%,使全球收入增加達2.9%。對于沿線低收入國家來說,外國直接投資增幅達到7.6%。
“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的提出已經到了九個年頭,并形成了三重效應:第一,從國內來講,我們的對外開放合作格局更加完善了。以前我們以沿海地區為主,內陸地區相對比較落后,現在我們要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第二,從國際來看,我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更廣泛了。第三,產生了全球效應。全球經濟從泡沫化走向實體化,挖掘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完善了全球治理結構。
9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把基礎設施“硬聯通”作為重要方向,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把共同建造國家人民“心聯通”作為重要基礎,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 符合發展規律》講稿摘編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