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PPP模式逐漸發展成熟,在加強基礎設施補短板、調動民間投資方面作用十分顯著。財政部PPP中心最新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月24日,累計入庫PPP項目9965個,投資額15.4萬億元,涉及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城鎮綜合開發等領域。
財政部PPP專家庫專家、360政企安全集團投資總監唐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PPP作為政府與社會資本深入合作的特有模式,有著化解各方風險顧慮,充分保障各方利益的功能優勢。
唐川表示,引入優質社會資源建設、運營項目的PPP模式是推進重大項目工程建設任務的重要工具之一。PPP模式可以幫助地方政府更全面高效地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并且,在合理的模式下不會增加地方政府的負債。更為重要的是,借由PPP模式可以引入社會資本進入各地,從而更好地實現各地區的全面發展,帶動欠發達地區內生性的發展動力,最大程度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廣泛推出PPP的模式,并摸索出一整套相適應的政策體系,有效地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值得關注的是,PPP模式在助推地方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也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例如,近日云南省財政廳發布消息,“十三五”以來,PPP緊緊圍繞云南省委、省政府“八大產業”和“五網建設”戰略布局,特別是助力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成效凸顯,對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云南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涉及“八大產業”項目57個,投資額565.63億元;涉及“五網建設”項目227個,投資額8730.18億元,其中公路基礎設施項目133個,占項目總數25.93%,投資額9937.71億元,占總投資額73.92%,為PPP項目中投資額最大的領域,落地項目102個,落地率76.69%,已開工建設項目83個,開工率81.37%。
山東省財政廳副廳長袁培全曾介紹,2014年以來,山東省PPP改革在探索創新中穩步推進,廣泛吸引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在促發展、惠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山東省納入全國PPP管理庫項目共756個,投資額8097億元。其中,2020年新增項目57個,投資額573億元。累計簽約項目573個,開工466個,兩項指標穩居全國首位。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優質PPP項目,以及新興領域的PPP項目。今年,不同類型的社會資本采用更為多樣化的方式聯合運作項目或將成為主要看點。”唐川進一步分析,比如資金實力更強、融資成本更低的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參股的創投基金可以做項目的主要投標方,而融資難、風險承擔能力弱的民企,可以在項目公司成立后,借由SPV公司建設外包、服務采購等方式進入項目,從而既避免了民營企業承擔過重的債務及融資壓力,也可充分利用民營企業的技術、服務專長,達到多方共贏的目標。
談及今年PPP的投資規模將會有多大,唐川預計,從當前PPP項目庫的數據來看,“兩新一重”項目(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的入庫數量占比在不斷提升。可以說,PPP項目和市場發展方向正在逐漸重合,這給今年的PPP項目投資帶來了正向的推動。預計今年PPP領域項目總投資規模有望超過4.5萬億元。
但唐川也表示,目前PPP項目運營情況監測、信息披露已成為監管層針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管理模式升級的重點方向,所以PPP項目的合規性管理也需要進一步加強,以減少退庫事件的發生。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