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關系是政治生態的“晴雨表”,關乎經濟政策落地和經濟發展水平。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是優化營商環境、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保障。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專責機關,要圍繞營商環境以精準監督推動親清政商關系常態長效。
強化思想引領,營造“親清”政商關系濃厚氛圍。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政商交往要做到官有官德、商有商道,彼此交往講規矩、守界線,有交集但不能搞交換,有交往但不能搞交易。紀檢監察機關要把“親”“清”作為優化政治生態、經濟生態的重要內容、路徑和目標,立足監督首責,督促相關部門聚焦主責主業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法規宣傳教育,讓黨員干部、企業熟悉相關的政策法規,讓民營企業家摒棄“靠關系”的陳舊思維模式,樹立“靠本領”掙錢的理念。同時,為黨員干部立規矩亮底線,進一步厘清交往界限,面向黨政干部和民營企業家,廣泛征集政商交往中不易把握的具體情形和突出問題,提出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倡導清單,固化形成制度規范,推動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新型政商關系。
清除“絆腳石”“攔路虎”,打通親清政商關系“中梗阻”。政商關系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核心要素,紀檢監察機關要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要深入一線,了解惠企政策落實、職能部門工作作風等情況,結合本地區本系統營商環境的堵點難點卡點,深入開展營商環境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堅決查處各種阻礙決策執行、影響政策落地、服務企業不力等“推拖繞”“小鬼難纏”問題,重點糾治惠企政策落實不力、吃拿卡要、新官不理舊賬、官商勾結等問題,通過以“優”解“憂”,清除“絆腳石”“攔路虎”,打通政商關系“中梗阻”,真正讓經營主體“活下去”“活起來”“長出來”。要聚焦“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政務服務環境,著力于解決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建等問題,不斷提高項目開工率、入庫率和投資完成率。要建立健全親清政商工作機制,定期開展營商環境評估,全面推行擾企監測直報機制,及時發現并嚴肅處理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以良好的干部作風推動構建政商之間既親又清、良性互動的環境。
堅持“嚴管”加“厚愛”,構筑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仍需久久為功。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從嚴管理監督與鼓勵擔當作為統一,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要拓寬營商環境信訪舉報渠道,健全完善問題線索分辦機制,嚴查嚴懲政商勾連的腐敗行為,分類分級通報曝光,懲治權錢交易、影響破壞營商環境的“蠅貪”,持續釋放對損害營商環境行為零容忍的強烈信號。堅持固本培元,深化推進清廉民企建設,扎實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努力實現“辦理一起案件、扶助一批企業、規范一個行業”的良好效果,為推動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