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品質實現了巨大升級,而在這升級背后,像京東這樣響應時代號召奮斗崛起的民營企業,在受益于改革開放的同時,也為改革開放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說道:“改革開放這個偉大的歷史機遇,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不僅使我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更為我在今后的創業、發展和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打好環境,在新時代,京東將與中國廣大企業并肩奮斗,與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一路前行。”
這雖是一家之言,卻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我國如今能誕生一批優秀的民營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家,可以說與40年改革開放有著莫大的關系。譬如,若沒有1992年的“南巡談話”,沒有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1999年又被寫入憲法,民營經濟以及民營企業的發展,還要走不少彎路。
毫不夸張地說,民營企業與改革開放相伴相生,既是見證者、受益者,也是參與者、推動者。作為我國收入規模最大的互聯網企業,京東自然也不例外。
回顧京東的發展歷程,從中關村賣電子商品的小柜臺起家,從線下業務轉戰線上,到今天又把線上和線下不斷融合創新;從售賣單一3C產品到做成全品類的電商平臺,到如今轉型成為零售基礎設施服務的提供商,正如有論者所說,這每一次的戰略抉擇背后,我們都可以看到時代大勢的印記——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
改革開放帶來了陽光和雨露,但是,優渥的生存環境只是發展之基,企業要想發展的更快、更好,以至于到更強、更優的地步,依然需要自身的努力探索、積極創新。
眾所周知,京東有兩次關鍵性的抉擇,一是2004年決定轉型做電商,這次轉型決定了京東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今來看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轉型,但當時卻是十足的前途未卜。因為彼時市場已有當當、易趣、新蛋網等一批率先入局者,京東想轉型做電商并實現彎道超車,無疑需要大格局、大視野、大魄力,成功一點都不容易。
二是2007年決定自建物流。雖說我國物流低效運行、服務意識差是那時普遍的行業痛點,也備受商家和消費者詬病,但直接介入物流體系的重構,卻是諸多企業敬而遠之的事。原因在于這是一件看起來很“傻”的事情,需要巨額的成本投入,并且短時間內看不到利潤空間。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今天京東的物流體系不但能夠滿足自身和合作伙伴的發展需求,更是成為社會供應鏈的基礎設施,助力我國零售基礎設施發展。當初的“傻”和“執著”換來消費者的“爽”和“痛快”,重新定義電商“體驗”的京東物流,亦是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有加。
當京東成長為行業巨擘,有了更多的支配資源,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京東在引領消費升級、帶動產業發展、助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方面,自然也是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發揮著更重要的責任。不管是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并不斷推動大量核心技術、方案和服務輸出,對外開放賦能,助力零售行業成長、助力供給側改革,還是通過渠道下沉,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推進3F戰略,即工業品進農村戰略、農村金融戰略和生鮮電商戰略,致力于扶貧政策,抑或提出無界零售,追求“場景無限、貨物無邊、人企無間”,以開放、共生、互生、再生的理念開展產業布局,皆可見京東在新時代把握發展脈絡,積極主動作為,創新引領發展。
一如有論調稱,“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類似的道理也適用于企業發展。京東亦唯有順應時代潮流,緊緊抓住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矢志不渝地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超越預期、愉悅舒適、可信賴的購物體驗,同時通過對未來零售基礎設施的搭建,提供融合電商、物流、技術、金融、保險的供應鏈服務,提升整個零售環節的效率和體驗,才是企業長青之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