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①
為加強和示范引領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日前啟動全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典型工作案例遴選工作,評選出64個省級、市級和校級職教教師隊伍建設經驗做法和47個職教教師隊伍建設典型工作案例。職教周刊精選其中部分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刊出,以期推動職教教師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編者
湖南橫跨武陵山、羅霄山兩大連片山區,農村中職占全省中等職業教育規模的70%以上。省教育廳通過調研發現,農村中職專業教師普遍存在缺職教理念、缺師范教育、缺職業技能、缺企業經驗等問題,嚴重制約農村中職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亟待通過教師培訓全面提升“能說會做”能力。
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借鑒精準理念,瞄準問題精準發力,重點關注縣域偏遠地區的農村職業學校和教師發展現實短板與未來需求,精準提供農村中職專業教師培訓資源,精準設計農村中職專業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專業實踐技能、信息技術應用三類培訓項目,加強教師培訓標準開發與建設,持續提升精準送培的成效,讓183所農村中職學校的12952名專業教師直接受益。
“一校一案”
整體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湖南在對農村中職專業教師“能說會做”能力進行培訓時,采取了“三單組合”方式,實現教師培訓供需的精準對接。“三單”分別是:需求“清單”——整理編制涵蓋農村中職學校普遍性培訓需求與教師個性化發展需求;課程“菜單”——系統設計覆蓋職業教育理論與政策、教學設計與實施、專業基本技能及專業核心技能等主題培訓課程模塊;培訓“訂單”——規范培訓標準、內容、流程以及方式,讓學校按需選擇、自主組合。
培訓前,專家團隊與農村中職學校雙向選擇,“三單組合”定制培訓內容與方式,實現了“一校一案”,精準到校。培訓中,“主講+助教”合作授課,以典型教學任務為載體,主講教師邊講邊示范,助教全程伴隨輔導,真講真做,帶動學校教師能力全面提升。
“一校一案”培訓模式將優質資源精準導入,滿足各縣域農村中職學校培訓的不同需求,開發設置了“職業教育新政策與新思想”“教學能力與藝術”“人才培養方案開發”以及“模塊化課程開發”等9個培訓項目模塊。同時,提供以培訓標準、線上線下課程、教學項目以及作品方案等為主體的立體化資源,由各所學校根據需要,自由組合項目資源,形成基于學校需求的定制化、個性化培訓方案。
“一師一單”
促進專業教師個性化成長
根據參培教師專業類別和技能發展需求,專家團隊按“一師一單”設計培訓方案,精準匹配指導師傅。圍繞培訓主題,專家團隊開發了不同能力要求的技能訓練項目,參培教師按需選擇,形成培訓工單,將實現自主選學機制和規定學習模式相結合、自主探索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每位參訓的農村中職教師根據專業大類分組到優質高職院校和行業領軍企業的教師專業實踐基地,接受并獨立完成一項專業技能培訓任務單。每單任務承載兩個設計目標:一是個性化地精準解決每一位參訓教師的技能問題,滿足現階段專業技能發展的現實需求;二是以一個綜合性作品項目為教師解決從知識總結,到技能訓練,再到反思發展全過程問題。
教師的訓練項目以企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作品導向、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每項個性任務單包含工作任務、培訓過程與驗收標準,參培教師的思維伴隨著任務實施,在真學實做中經歷“提升認知→喚起經驗→批判反思→理性構建→行動質變”的過程,五個階段螺旋遞進,實現理論與實踐、專業技能與教學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三類資源”
保障教師培訓精準實施
湖南省教育廳高標準建設了20個高水平培訓師團隊資源,每年集中輪訓,集體備課,邀請課程專家傳授課程設計,邀請企業技師培訓實踐技能。
為保障培訓的精準實施,教育廳組織多個主體協同開發立體化的培訓資源,出版了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叢書和企業實踐培訓與考核指南,開發了大量在線培訓課程資源。
教育廳打造實踐平臺資源,在卓越高職院校遴選40個生產性實習實訓(教師認證培訓)基地,在領軍企業設立10個教師企業實踐基地,重點培訓教師的專業基本技能和專業核心技能。
為將培訓成果精準轉化為教師發展能力與學校發展動力,教育廳組織開發了教師培訓評價系列標準12個,實現了標準的“全覆蓋”。推動培訓標準轉化為工作標準,改進基于作品的培訓評價,以作品創意、設計與制作承載教師培訓質量監管與效果反饋的“全過程”。建立農村中職專業教師成長狀態數據庫,及時反饋問題,敏捷響應后續發展需求,持續優化培訓方案,關注教師發展“全周期”。
“五個精準”
提高農村中職校辦學水平
需求精準、內容精準、資源精準、方式精準、評價精準,精準送培,提高了湖南農村中職專業教師的綜合能力。在接受培訓的12952名“能說會做”農村中職專業教師中,4名教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6名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參培教師主持省級優質精品課程223門,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8%;21名參培教師獲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競賽一等獎,實現農村中職一等獎零的突破。在全省中職學校專業教師技能比賽中,178名受培學校教師獲獎,占比82.4%。
精準送培,提高了農村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受益學生達32.3萬人,參培學校學生專業技能抽測合格率提高22.1%,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獲獎數增長28.8%,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獲獎總數全國排名上升至第5位。2021年,學生參加全國“黃炎培”創新創業規劃大賽獲金牌總數列全國第2位,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08%。
精準送培,提高了農村中職學校內涵建設水平,帶動建設183所農村中職學校的1022個專業點,56所學校立項為湖南省“楚怡”優質中職學校,帶動學校實習實訓設備改造投入增加2700萬元,促進了農村中職教育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整體水平提高。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