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政
良好的生態環境既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更是參與新一輪競爭的重大優勢。處理好保護生態和發展經濟的關系,對于重慶市涪陵區來講,出路就是堅持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涪陵區委書記周少政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說,“涪陵是重慶的現代制造業基地,是成渝城市群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這一定位決定了涪陵必須在發展中扛起大旗,要有更大的擔當。同時,涪陵地處長江、烏江交匯處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在生態保護,特別是構筑長江生態安全屏障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p>
周少政表示,在具體工作中就是要做好三篇“大文章”,構筑生態綠色屏障,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綠色家園,走好“兩化路”,學好“兩山論”,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對于如何構筑綠色屏障,周少政說,“生態保護和修復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過去一年里,涪陵區聚焦‘山、水、天、地’,筑牢維護生態安全的綠色長城。確保水質優良,狠抓國土綠化,打贏藍天保衛戰,防治土壤污染。其中,聚焦‘地’,主要是指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全部關閉禁養區規模畜禽養殖場,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90%,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用量持續減少,全區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我們要花大力氣、下大決心全面關閉長江、烏江干流庫岸沿線等生態敏感區內非煤礦山及轄區煤礦,并進行生態修復。”
“要讓‘金山銀山’置于‘綠水青山’中?!敝苌僬榻B說,在綠色產業發展上,涪陵將加快生態產業化,立足涪陵的資源稟賦,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推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康養等生態經濟加快發展。探索建立農民增收利益聯結機制,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加快武陵山大裂谷創5A和816地下核工程景區提質,積極發揮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優勢,唱響春賞花、夏避暑、秋采果、冬品菜的“四季歌”。還將加快產業生態化,嚴格工業項目環境準入,完善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堅決劃牢環保紅線,守住環保底線。
此外,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周少政介紹,涪陵綜合保稅區、高新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涪陵打造內陸開放高地重要支點的三大國家級平臺,也是涪陵構建開放新格局、創造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抓手。涪陵將開展城市提升行動、工業提升行動、通道提升行動,著力提升集聚輻射能力,不斷增強區域競爭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同時也將大力強化創新、人才、環境的支撐作用,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