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業產業鏈條長,橫跨一二三產業,包括上游的原奶供應、中游的乳品加工以及下游的市場流通。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提到,上抵最源頭的農牧業,下達最終端的服務業,天然與“三農”發展和鄉村振興等課題緊密相連,是促進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飛鶴正在以產業發展帶動縣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飛鶴累計納稅155.52億元,累計創造15萬個就業崗位,拉動15萬農民增收致富,累計安置下崗職工、應往屆畢業生等30000余人次;累計帶動黑龍江省100多萬畝耕地增值,有效帶動上游牧草種植、飼料加工、奶牛養殖,下游包裝配套、物流運輸等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
依托產業集群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 飛鶴從建設產業集群之初,就將農牧業發展納入其中,通過產業集群的杠桿效應,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目前,飛鶴共有7個牧場、7.2萬頭奶牛、近60萬畝專屬農場。以此為依托,飛鶴根據縣域經濟發展實際狀況,實現“產業脫貧、產業富民、產業留人”。
飛鶴產業集群克東“牧場+合作社+農戶”模式。2001年飛鶴入駐克東后,結合該縣建設“乳業大縣”的目標,持續擴增乳業產業集群,打造了奶粉行業第一條全產業鏈,推動產業鏈的共生共創共富。
“以飛鶴為龍頭,克東建成了飛鶴產業園區,帶動落地乳業產業鏈適配關聯項目11個,帶動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12家,構建起‘市場+農業+乳業’大格局,在克東縣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克東縣委書記李傳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評價。
至今,飛鶴乳業累計為克東縣納稅超過60億元,拉動縣財政收入由2002年的5000萬元,增長到2020年的16億元,整整增長了29倍,飛鶴在克東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飛鶴帶動甘南縣完善產業發展模式。2017年,飛鶴在甘南縣建設1.5萬噸嬰幼兒奶粉生產項目,先后投資達到3.6億;2018年,飛鶴拉動當地制罐廠等入駐工廠,實現規模聚集效應,引進附近農村戶口人才215人,助力扭轉縣域人才流失現象。
在奶牛養殖方面,飛鶴帶動甘南全縣走上了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的發展道路,一家一戶分散飼養被合作經營的標準化養殖小區和現代化牧場所取代。飛鶴還拉動了當地的物流運輸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一大批農民走上富裕道路,先后安排200多人就業。
通過土地流轉、技術培訓等方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鄉村產業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讓廣大農民深度融入現代產業鏈,擴大農村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這也是飛鶴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飛鶴通過三種形式幫助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一是把農戶的土地流轉過來,變成飼料地,讓農戶有直接的租金收入;二是讓有勞動力的農民加入到合作社參與種植和管理;三是在牧場雇傭當地的員工,定期進行養殖技術培訓,讓員工掌握必備的專業技能。
“飛鶴落寧姜,打工不離鄉”。黑龍江大興安嶺南麓山區的泰來縣,十年九旱,耕地面積少,曾是國家級貧困縣、黑龍江省十弱縣。“泰來是個大沙包,風一刮沙就蹽,春種三茬地,難得半成苗”,民間流傳的順口溜里,藏隱著一方水土難養活一方人的心酸。
2016年起,隨著飛鶴投資40億元建設奶山羊養殖場項目的開工,泰來縣寧姜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泰來縣的重點產業,飛鶴奶山羊養殖及乳品加工項目對促進經濟發展、產業鏈延伸、增加務工就業和農民增收等方面都產生了十分積極的作用。2016年,飛鶴奶山羊項目僅在建設施工中就吸納213名群眾就業;同時流轉農戶土地2萬畝用于種植飼草飼料,流轉價格高出農民自行流轉價格,帶動220戶老鄉致富。在2017年,泰來縣依托飛鶴項目獲得640萬資金,整體帶動了3997戶老鄉收入增長。隨著后續建設用工以及日常生產管理用工的不斷增加,通過吸納就業,該項目每年可帶動2000名以上群眾增收致富。
飛鶴的入駐,帶來了“造血能力”的循環——有的村民去場里掙錢,有的在產業輻射下開起了洗衣廠,有的將閑置農房出租給工人,還有的張羅起“家庭旅館”。
以科技創新帶動農牧業現代化、規模化發展 農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和長久之策。在產業集群發展的過程中,飛鶴作為一家以工業生產為主的制造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努力推動農牧業的現代化、標準化,促進農業發展。
飛鶴通過自有牧場向專屬農業合作社、農業公司等種植單位,輸出包括土地耕作、青貯品種、田間管理和收割標準在內的“青貯飼料種植標準”。農民按照標準耕種、管理、收割,生產出來的作物品質也高于市場平均水準,大幅度提升了當地農業標準化水平。如今,飛鶴近60萬畝專屬農場已經實現了標準統一。
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飛鶴完成了對當地農民的“標準化種植教育”。飛鶴自有牧場所在地的農民已經形成了“統一標準的東西品質更高”的認知,從而養成了現代農業的種植習慣,極大地推動了農業產業化。
此外,飛鶴還積極發揮自身的資源和科研優勢,幫助當地提升農業發展的科技水平。2019年4月,飛鶴與中國農科院創新團隊合作建立“飛鶴嬰幼兒配方奶粉全產業鏈創新中心”,通過“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的模式,進行優質草種培育。
2019-2021年,飛鶴共遴選試種了100多個飼草品種,并精選出近10多個品種進行大田觀察,最終篩選出了玉米、燕麥、苜蓿等多個適宜不同縣區種植的飼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