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2月17日電 題:“轉”出新天地——從三個企業故事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之變
新華社記者王陽
一提到鋼鐵、紡織、石化等傳統產業,人們總聯想到“污染”“耗能”“落后”“淘汰”…… 經濟大省山東,存在著傳統產業占比高、產業結構偏重的問題。
轉型升級中的傳統產業現狀如何?春節復工復產后,記者到山東一線工廠車間走訪,一批企業實踐讓人眼前一亮,從中可管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變。
鋼廠競相“超低排放”
日前,從包鋼集團傳來喜訊,由山東國舜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500萬噸球團脫硫脫硝超低排放項目,完全達標。
圖為國舜集團承建的宏達特種鋼有限公司1300立方米高爐煤氣精脫硫項目。(受訪者供圖)
這家工業環保設備企業新年迎來開門紅。“僅今年1月,就新增10筆訂單。去年,我們為50多家企業進行環保改造。”山東國舜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和武說。
技術改造,不僅環保,而且節能。在萊蕪鋼鐵集團銀山型鋼公司煉鐵廠,企業借助智慧燒結過程管控平臺,實現年節約燃料費用1808萬元、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10萬噸、增產經濟效益9370萬元。同時,燒結工序危險崗位所需人員大幅減少,安全隱患明顯降低。
部分環保設備建成后,國舜集團代理運營,成了企業的“環保管家”。 記者在企業技術中控室看到,一屏盡覽50余家鋼廠、電廠的環保排放情況。
“十余年來,我們通過自主研發,突破工業環保‘卡脖子’難題,服務了全國傳統行業300多家客戶。企業節能環保從被動變為主動,轉型升級意愿強烈。”國舜集團環保板塊負責人王忠圖說。
紡織染色竟能“告別”水
一直以來,紡織印染行業都是水資源浪費和污染“大戶”。印染何時不再費水?記者在青島市即墨區走訪時發現了破題者。
青島是一個缺水城市。有一年降水偏少,我國大型紡織服裝企業即發集團的印染生產線停了近半,八層高的辦公樓僅供水一層。
“傳統紡織染色主要以水為介質,每染1噸紡織品約需要100噸淡水。不解決用水用能問題,加上環保壓力,能否在青島待下去,成了我們的心頭之痛。”即發集團總經理楊為東說。
企業選擇走上一條“根治”之路: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替代染色水。他們與科研院所合作,前后歷時7年,經過5000多次周期性研究試驗,投資逾1億元,直至2021年6月取得成功,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產業化示范線試運行,形成了年產1000噸生產能力,并申請國內外專利59項。
圖為即發集團“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裝備模型。新華社記者王陽 攝
紡織染色不用水、不用化學助劑、無污水排放、上染率高、染色速度快……這項典型的綠色環保技術,受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專家認可,被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定義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紡織行業十大顛覆性創新技術之一。
無水染色服裝一經推出,受到國際市場青睞。“很多客戶表示,環境友好產品,有多少他們要多少,并且愿意給予更高的采購價格。”即發集團副總經理萬剛說。
油企為“碳達峰”做貢獻
油田上的一項技術改造,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00萬噸……在中石化勝利油田,新建的我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正在發揮這種“神奇”功效。
CCUS,意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我們把在工業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提前捉住,然后注入到地下的油層中去,用二氧化碳把原油給驅趕出來。”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地質師曹小朋說。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CCUS項目豐15區塊二氧化碳1站生產現場。(受訪者供圖)
油田利用的二氧化碳來自石化公司的工業廢氣。中國石化旗下齊魯石化總經理王玉亮介紹說,在碳捕集環節,齊魯石化新建100萬噸/年液態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裝置,回收煤制氫裝置尾氣中的二氧化碳,提純后純度可達99%以上。
捕集的二氧化碳采用綠色運輸方式,送至勝利油田后,進入二氧化碳的利用與封存環節。勝利油田已在正理莊油田建成10座無人值守注氣站,向附近73口油井注入二氧化碳,增加原油流動性,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