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近半月的蘇寧易購,繼7月6日復牌漲停后,7月7日股價繼續上漲,報收于6.43元/股。
上述股價表現源于蘇寧易購引入戰投“靴子”落地。7月5日晚,蘇寧易購正式公告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股東蘇寧電器集團擬將上市公司16.96%的股份轉讓給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基金總規模為88.3億元。
此前,蘇寧易購遭遇流動性問題,部分股份凍結的消息傳出,令市場頗為擔憂。“蘇寧易購引入戰投,本質上就是要解決流動性問題,以此為重新定位業務戰略爭取窗口時間。”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表示。
公告顯示,新新零售基金二期由江蘇省、南京市國資聯合各方參與,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履行屬地責任,積極支持蘇寧易購平穩健康發展。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將與江蘇銀保監局、金融辦共同協調省內各金融機構、南京市地方金融機構,充分發揮聯合授信機制的積極效應,為重組后的蘇寧易購提供緊急授信,并根據業務發展需要確保及時、足額恢復授信至合理水平,促進企業經營活動恢復良性循環。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國資引導、多方實力產業資金助力下,蘇寧易購未來發展進一步明朗化。短期內可為上市公司實現增信,迅速恢復流動性;從長期看,將加快蘇寧易購零售服務商發展進程,有利于企業行穩致遠。
當前,數字經濟大潮涌動,零售業產業變革加速推進。面對強勢電商沖擊,傳統零售業轉型升級殊為不易,既是攻堅戰又是持久戰。作為零售業龍頭,蘇寧面向互聯網轉型過程曠日持久,在線上線下融合方面進行了很多探索,企業規模持續擴大,但在確立盈利模式、增強競爭優勢等方面還需爬坡過坎。今年上半年,蘇寧易購預虧25億元至32億元,顯示該公司經營遭遇階段性的挑戰和困難。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日發布的2020中國連鎖百強榜單顯示,蘇寧易購位列首位,銷售額遙遙領先。但行業整體情況并不樂觀。2020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2.4萬億元,比上一年下降了7.2%。這也是自1997年協會有統計以來百強整體銷售首次負增長。疫情等因素對線下實體店經營構成的沖擊可見一斑。
在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看來,蘇寧易購引入戰投,首先是基于自身零售業務積累的能力、渠道和品牌優勢,通過多元戰略投資者的引入完善自身生態支撐體系。國有資本和產業資本攜手入場,國資背書效應與來自阿里巴巴及海爾、美的、TCL、小米等產業資本的戰略協同效應,將為蘇寧戰略收縮和聚焦之后優化用戶管理、技術服務、供應鏈等方面的業務能力提供想象空間。
面向新十年,蘇寧易購明確了“立足實體經濟,聚焦零售主業,賦能行業發展,服務社會創業”的商業模式。蘇寧易購將進一步聚焦零售優勢業務,鞏固家電3C市場地位,深挖線下護城河,積極拓展零售服務商新賽道。
據了解,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蘇寧易購將處于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狀態。公告顯示,新引入的股東新新零售基金二期,出資人結構多元、優勢互補,各方將積極推動蘇寧易購進一步完善治理結構,提升上市公司科學決策能力,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建立更為科學的激勵體系,助推向“零售服務商”轉型的落地,提高上市公司資產和業務運營效率,推動公司長期戰略的實施。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