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在“長江首城”“中國酒都”宜賓,酒文化是這座有著4000多年釀酒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
酒文化,喝的是酒,品的卻是文化。而博物館,是零距離感知宜賓厚重酒文化的絕佳去處,歷來是人氣旺盛的“打卡地”。
坐落于宜賓中心城區武廟街的中國酒都酒文化博物館,是國內首個全面展示古代酒文化器皿的博物館。館內七個展區陳列了從新石器時代至元、明、清各個朝代的300多件酒具酒器,青銅雕刻的龍紋尊盤、栩栩如生的陶“人首瓶”、和田玉鑲嵌寶石的方瓶、晶瑩剔透的水晶酒杯、天青色煙雨的青花瓷……一件件酒器不光造型精美,更濃縮了中國古代酒器的精華,可謂“一館閱盡酒器發展史”。
而與中心城區隔岷江相望的五糧液“十里酒城”,坐落著五糧液酒文化博覽館,建于上世紀80年代,是國內白酒行業建成最早的酒文化博覽館,2022年經過升級改造后,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游客。
五糧液酒文化博覽館總面積約2400平方米,采用當代博覽館的展陳方式,運用藝術裝置、實物模型、數字導覽等手段,通過文物、文獻、圖片、雕塑、繪畫等方式,對酒品品牌、工藝特點、歷史人文、企業發展和未來愿景展開了多維度的全面介紹,生動詮釋“大國濃香、和美五糧、中國酒王”的五糧液品牌內涵,是一部濃縮的五糧液釀酒歷史。
在這里,游客可以遙想先秦時期當地先民釀酒的探索腳步,感受杜甫“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的開懷,黃庭堅“姚子雪曲,杯色爭玉”的贊嘆,驚嘆于1000多年前先民創造出多糧釀造技藝的智慧,回望一百多年前五糧液飄洋過海首登國際舞臺的歷史時刻……
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發于唐、興于宋、精于元、成于明,一脈相承逾千年。
如果說,上述兩座傳統意義上的酒文化博物館,是宜賓及五糧液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靜態”展示的話,那么,正在加快建設中的“世界白酒活化博物館”——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五糧液旅游景區,則是宜賓及五糧液以新的國際視野和前瞻眼光,讓酒文化“活”起來的探索行動。
這座開放式的“世界白酒活化博物館”,由宜賓中心城區501釀酒車間元明古窖池群、南岸503釀酒車間明代古窖泥活態保護群落和江北園區總部基地構成。
501釀酒車間元明古窖池群,由“長發升”“利川永”等八大古酒坊共同組成,已持續“活態”傳承700余年,里面有著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且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國家工業遺產”,并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五糧液地穴式曲酒發酵窖古窖泥,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是國家博物館目前收藏的唯一一件“活文物”。
著眼于酒城融合,501釀酒車間元明古窖池群將打造為中國白酒文化圣地,借助古景、古樓、古街、古窖池等,與宜賓城市2200米文脈大道建設相融合,讓游客獲得極致的傳統酒文化體驗、極致的酒文化時尚復合業態體驗。
南岸片區五糧液503釀酒車間,將打造為明代古窖泥活態群落,建立集古窖泥文化和古法釀造技藝呈現、文創展示、名酒品鑒等為一體的體驗基地,充分展示五糧液從“傳統作坊生產”向“現代化工業生產”轉型的過程全貌。
五糧液“十里酒城”,將打造為全國生態環境最佳、生產規模最大的生態釀酒基地。其中,五糧液門戶區“五糧·東方酒谷”文旅綜合體項目是核心支撐項目之一,規劃定位為集國際一流酒企形象門戶區、酒文化體驗中心、非遺演示場所三位一體的東方酒谷,充分彰顯酒旅融合的生態之美、現代之美、文化之美。
在打造“世界白酒活化博物館”過程中,五糧液將通過創新工藝體驗、文化體驗、產品體驗等,突出深度化體驗。
以文化體驗為例,五糧液將創新打造產業空間人文互動、古窖酒坊歷史感知、傳奇故事沉浸演繹等工業旅游新消費場景,實景演繹杜甫品鑒“重碧酒”、黃庭堅題詞安樂泉、姚君玉改良傳統釀造技藝、楊惠泉題名五糧液等歷史故事場景,沉浸式參與五糧液酒文化雅集活動等,通過豐富場景的情感氛圍,讓游客感受五糧液厚重的文化底蘊,加深五糧液文化認同感。
五糧液方面表示,將搶抓“文化強國”時代機遇,積極參與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講好中國釀酒故事,弘揚匠人匠心精神,以獨有的工業遺產、人文資源、生態景觀為基礎,以酒旅融合、酒文融合、酒城融合為抓手,以突出工藝體驗、文化體驗、產品體驗為落腳點,全力打造集工業觀光、文化熏陶、研學教育、生態休閑、精品定制與收藏等為一體的“世界白酒活化博物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