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可見創新的戰略的重要地位。“十三五”規劃又提出了新的發展理念,在這十個字的發展理念當中,“創新”二字還是擺在第一位的,因此我們企業的轉型升級,改革的突破,發展的跨越離不開創新。這里主要講產業和企業的系統性創新。
我強調系統性的創新,一個企業和產業要創新,這是必須堅持的一點,系統性的創新就應該包括企業的理念、企業的生產、企業的技術、企業的經營、企業的產品等各個環節的創新,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把創新融入企業轉型升級的全過程,這里面我認為要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一是加大產業和企業的研發投入。按照國際通用的觀點,在企業經營中,研發投入達到5%以上的企業才有競爭力,研發投入達到2%的僅能維持,不足1%的企業就難以生存,這是國際通行的觀點。目前我國的一些產業和企業,與發達國家科研投入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比如美國的約翰比爾公司,每年研發投入都在5%以上,而國內的產業和企業,因為研發投入很低,所以產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在市場占有上,除了國內用戶,出口市場的開拓遇到很大困難。所以,我們要想真正推動企業創新,就應加大研發投入。
第二,我們要制定支持企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在這一方面,國家應該出臺宏觀調控政策,主要是相關的財稅金融政策,要真正向創新和綠色發展傾斜,加大扶持力度,無論這個企業是哪類企業,只要是創新和綠色發展,就應該扶持,而且還要采取“組合拳”的政策來消化過剩產能,降低企業成本。比如說,要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企業的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用、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只有打出這一套“組合拳”,才能真正地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才能扶持企業的發展。
再一個,我們要推進產業和企業體制機制的創新。要把企業的體制機制理順,把科技體制的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的改革結合起來,克服目前科技創新中分散封閉的狀態。大力推進產業和企業重大關鍵技術的創新,現在,世界和產業正處在信息化、電子化發展的新時期,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日益成為各國積極搶占新領域、新市場的制高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抓住重大關鍵技術。最近我了解在河南有一個企業,這個企業的理念是綠色、循環、可持續,他們的宗旨是信譽為根,創新為本,他們的追求是索取自然,用于自然,回歸自然。近年來,這家企業在纖維乙醇、生物柴油、全降解塑料、乙醇重化工等新能源、新材料開發上取得了重大成果。這個企業現在正在研發工程煤轉化技術,這個技術如果成功,又可以大幅度提高企業效率。所以我覺得,企業的創新發展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過程,必須把他的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機制創新融為一體,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
(本文根據大會發言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