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優營商環境市區縣系列報道74
王利博制圖
內蒙古呼和浩特
出臺《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意見》,指導登記部門全力推進企業開辦“一網通辦”,通過“零接觸”“零見面”工作模式,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河北保定
積極貫徹《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足于更優質、更精準地“服務市場主體、支持市場主體、保護市場主體”,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安徽亳州
多個部門聯動,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利用自身專長,與市委市政府共同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助力亳州市打造“四最”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營商環境就是競爭力”。目前,在營商環境建設的賽場上,全國各地高招迭出、你追我趕,積極為廣大投資者打造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拓展廣闊發展空間,讓其放心投資、舒心創業、安心發展。
內蒙古呼和浩特:全力推動營商環境的優化與升級
近日,在呼和浩特賽罕區政務服務中心賽罕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批窗口,前來辦理業務的閆先生正在領取已經辦結的審批手續,這是他第一次來審批窗口。“材料之前就已經通過網絡上傳了,一天的時間執照就辦理出來了,今天是專門過來領取的,我覺得很方便,給我們節省了很多的時間。”閆先生說。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全力推動營商環境的優化與升級。在制定出臺《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意見》的基礎上,指導登記部門全力推進企業開辦“一網通辦”,通過“零接觸”“零見面”工作模式,全面實施特種設備告知和使用登記事項“不見面”“一次辦”審批,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與此同時,呼和浩特還不斷優化政務服務,深入推進權力“瘦身”。據悉,近兩年來,呼和浩特市大力開展權力“瘦身”,組織市級各部門落實、承接自治區取消、下放和執法重心下移的1364項行政權力,在此基礎上,大幅壓減市本級行政權力,梳理形成各部門《權責清單》,市本級取消下放(含執法重心下移)權力事項2016項,調整保留3834項,“瘦身”44%。同時,對標先進經驗,以壓減辦理時限為核心,對現有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環節、辦理材料等進行再壓減。
此外,為了保護市場主體,呼和浩特全面推進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公開公平。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程電子化,推行交易服務事項線上辦理,上線運行了“不見面開標”系統,實行企業“零門檻”投標。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健全投標企業“好差評”“紅黑榜”和交易主體、評標專家積分制誠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推進失信主體聯合懲戒、信用信息互聯共享,凈化交易市場秩序;嚴格落實財政部關于《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等文件精神,對小型企業和殘疾人福利性單位提供的生產產品在價格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提升小微企業在政府采購方面的競爭力。
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和林格爾新區黨工委書記賀海東表示,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舉全市之力、勢必打贏的一場“翻身仗”,通過完善制度保障、提升速度效率、全面兌現承諾、優化服務水平、轉變工作作風等一系列強力舉措和奮力追趕,在2020年全區營商環境評價排名中躍升為第二位,成為全國2020年營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
河北保定:推出“最強政務服務包”
營業執照變更登記必須股東通過“工商注冊身份驗證APP”進行注冊和四級實名認證,保定市一家食品企業需要變更股東,可是80多歲的老股東年邁臥床,面容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實名認證系統無法識別。保定市蓮池區行政審批局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組織業務熟練的人員上門為其辦理相關業務,受到了群眾的好評和贊譽。
“零距離”服務是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最多跑一次”工作的具體體現。近兩年來,保定市積極貫徹《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足于更優質、更精準地“服務市場主體、支持市場主體、保護市場主體”,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在利企便企、提升服務效能方面,保定不斷簡政放權,著力構建優質高效服務市場主體的政務環境。企業開辦時間由5個工作日壓減至1個工作日;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20天;一般登記和抵押登記辦理時間全部壓縮至3天以內,企業買賣房屋辦理時限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最多跑一次”涉稅事項比例由70%提升至90%以上;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由90%提升至95%以上;全面取消建設工程招標文件事前備案;跨境貿易整體通關時間壓縮60%以上。
在聚焦市場監管、要素保障和包容普惠方面,保定市著力構建促進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定市組織評定勞動保障守法誠信企業,并向社會公布。實現市場監管領域主要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及時公開企業違法違規信息和執法檢查結果,行政執法案件信息公開率達到100%;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普惠小微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再降0.5個百分點。簡化土地使用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縣級組卷時間壓縮至2個月以內,市級審查時間壓縮至10個工作日以內;大力實施非公有制企業科技人才引進培養計劃,進一步改革非公有制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機制,暢通非公有制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渠道。
近日,保定市召開了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保定市行政審批局將會繼續在營商環境優化方面頻頻發力,以打造全省領先、全國一流服務平臺為目標,圍繞項目落地、企業成長、群眾辦事等推出“最強政務服務包”,開創審批極速模式。
安徽亳州:部門聯動 服務企業發展
3月31日上午,安徽亳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蘇明勝帶領相關科室人員赴渦陽縣大步汽車城,就渦陽縣鴻波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等六家企業在安徽省“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平臺上反饋的關于“汽貿行業突發事件環境應急預案”相關的三個問題召開專題回訪座談會。參會企業有渦陽縣中興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渦陽縣鴻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等八家企業,會上副局長蘇明勝就國家“四送一服”及環保方面的政策法規,就企業提出的問題進行專業解答和現場交流,對企業下一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指導,徹底解除企業家心中的疑惑。
企業代表表示,企業反映的問題引起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及時在平臺給予了認真回復,目前反映的問題已得到圓滿解決。本次市局再次組織現場幫扶,讓其感到很溫暖。
無獨有偶,4月26日下午,安徽省“四送一服”第三工作組、亳州市“四送一服”辦、亳州市稅務局聯合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納稅人滿意度”座談會,現場聽取企業代表對納稅服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持續深入推進“四送一服”工作,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的稅收營商環境,不斷增強納稅人、繳費人獲得感和滿意度。
在助力亳州市打造“四最”營商環境中,亳州市多個部門聯動,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利用自身專長,與市委市政府共同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亳州市印發了《亳州市“服務企業年·重點企業五級包保”行動方案》,建立了市級領導、市級部門領導、縣區領導、縣區部門領導、企業服務聯絡員“五級包保”工作機制,將全市9大類2012家重點企業(項目)納入包保名單,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最大限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數據顯示,活動開展以來,各部委先后走訪調研企業(項目)11792家(次),摸排問題1427個,辦結1374個,先后為255家企業授信貸款34.3251億元、劃撥資金1億元。
近兩年來,亳州市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推進“證照分離”改革,采用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4種方式,全面完成“證照分離”改革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梳理工作。全面提升行政審批質效,在現有行政審批時限基礎上,創新工作舉措,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精簡申報材料、縮短審批時限,目前,全市行政審批事項承諾審批平均時限為1.81個工作日。持續優化“企業聯辦服務平臺”,上線“智能審批”系統,打通公積金、人社等數據端口,實現企業登記注冊、公章刻制等8個事項1個工作日辦結(企業登記4個工作時辦結),企業開辦材料數壓縮至1件,免費為新開辦企業提供稅控設備服務。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