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南
首先,我國實體經濟當前面臨很多突出問題,原因比較復雜。
從影響實體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看,成本上升是制約部分行業和企業效益提升的一個突出問題,但影響我國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不僅是成本上升過快,不少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導致產品價格和設備利用率大幅下降,企業創新能力普遍不足,自主品牌普遍缺乏等,也是影響實體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提升我國實體經濟競爭力,必須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其次,政府還要在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方面繼續發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出臺大量措施著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2016年,全年取消了13項行政審批,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的取消了152項,職業資格行政許可取消了222項,清理規范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192項,降低實體企業成本約1萬億元。
從影響企業效益的主要成本因素看,一些成本因素如人工成本具有“剛性”,今后一段時間可能繼續上升。特別是2014年開始人工成本增速與GDP增速出現分化,人工成本呈現兩位數增長。利息支出占營業利潤的比重持續提高,嚴重影響企業效益,反映出銀行惜貸、融資渠道不暢等問題。還有物流成本,201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0.8萬億,占GDP比率為16.0%。所以,對于這些對企業效益影響較大的成本因素,如物流成本、能源成本、融資成本、用地成本等,需要政府通過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同時,要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在去產能、去杠桿等方面要繼續加大力度,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
數據顯示,自2015年開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增速由降轉升,反映企業經營的難度加大。同時,財務費用增速下降,說明國家降低利息和國企降低資產負債率等去杠桿措施效果顯現。另外,我國物流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高達30%—40%,而西方發達國家的占比只有10%—15%,直接影響到中國制造的競爭力。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我國企業經營成本上升過快,但我國在人口紅利、市場規模、基礎設施、產業配套、政府治理、政局穩定等方面有著明顯優勢。加之政府大力推動簡政放權、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我國的市場還是很有競爭力的,依然是外資最佳投資國之一。
最后,企業應眼睛向內,在降本增效方面下功夫。企業要強化全員、全要素、全過程成本管控,創新成本費用管控方式和機制,確保營業成本增幅低于營業收入增幅。實體企業降本增效的對策包括: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提高技術創新強度;提高資產運營效率;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嚴控非生產型支出。
雖然企業這幾年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還有很大的空間,還有大量的工作可做和要做。2016年我國三大石油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加強管理,桶油操作成本平均降低1.3美元,不要小看這1.3美元,2016年全國三大石油公司開采原油19756萬噸,如果一噸按7桶,每桶按1.3美元計算,累計降低操作成本1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5億元。
截至2016年底,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6.4%,民營企業為51.0%,外資企業為53%,如果能通過提高資產證券化、市場化債轉股等措施將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降到60%以下,將可以大大減少國有企業的財務費用。
雖然現在實體經濟面臨很多困難,但是只要政府積極進取,共同努力,在宏觀和微觀上一起做工作,一定能夠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明顯成果,為提高我國實體經濟的競爭力提供強勁的動力和有力支撐。
(本文根據季曉南在第十四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上的發言整理,未經本人核實,有刪節)
相關稿件